講完這些,朱元璋緊緊地盯著朱懷。
這個問題,朱元璋之前曾經試探過朱懷,不過那時表達得較為委婉,而現在他索性直接提出了。
那個在朱元璋羽翼下長大的少年帝王者,真的能夠鎮得住那些從血與火中拼殺出來的塞王嗎?
朱元璋這輩子征戰四方,對于這類問題他怎么可能沒有預見。
本來如果太子朱標還在的話,這些事情壓根無需他費心。
但現在太子已經去世,選定的那個年輕繼承人還顯得稚嫩。
如今,在大殿上的宴會上,成年的皇子裝作謙遜穩重,而年輕的藩王卻特意炫耀自己的邊疆武功。
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憂慮在心。
他的內心十分糾結,一方面他看到了潛在的危機,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愿無緣無故地為了孫子而去打壓那些有功之臣的兒子們。
他不知如何是好,平日里無論何事朱元璋都能夠果斷決策,唯獨這件事情讓他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朱懷不解地看著朱元璋,疑惑地問道:“怎么忽然又提起這事了呢?”
朱元璋搖搖頭:“你別問了,如果你現在是太子,你會如何看待這些藩王呢?假設將來,他們起了野心……”
朱懷笑了笑道:“唉呀,您老多慮了,有朝廷的名義和正義在手,加上取之不盡的人力財力支持。我相信藩王們都會盡忠職守的。"
朱懷并非不愿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此事實在太過敏感。
換成是他自己,他會比朱允炆做得更多。
朱元璋似乎對此并不滿意:“但如果他們真的有了反叛朝廷的想法呢?”
朱懷笑著,雙眼微微瞇起:“朝廷的軍隊可不是吃素的,邊塞的藩王也并非鐵板一塊。萬一真出現那種情況,那就鎮壓,鎮壓之后,直接將他們圈禁起來就完事了。"
“那你不會殺掉他們嗎?”
朱懷撓撓頭:“這跟我沒關系啊。"
朱元璋強調道:“這只是個假設!我們討論的是假設的情況!"
看到老爺子一臉緊張的樣子,朱懷立刻明白了老爺子的心情。
朱元璋一生重視家庭和睦,不愿見到倫理悲劇,因此朱懷順著他的思路答道:“終究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怎么能動輒拔刀相見呢?”
朱元璋握緊朱懷的手:“你真的是這樣想的?”
朱懷不明所以,不明白為何老爺子突然如此認真,點頭道:“嗯。怎么了?”
朱元璋頓時松了一口氣,興奮得像個孩子:“沒什么,沒什么,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
“做得好!"
朱懷笑了笑。
他并不清楚為何老爺子會對這件事如此關心,“皇帝家的事,跟咱關系不大,老爺子您也就別操這份心了。"
“我知道您是在替皇帝考慮,但這種煩惱的事情,還是讓皇帝自己去頭疼吧。"
“不過說真的,別說您有這樣的顧慮,就連我聽著都覺得心里不是滋味。您想想,皇帝老人家年紀一大把了,還要處處提防,那些塞王就不能安分點嗎?世世代代為大明鎮守邊疆、開拓領土,這不好嗎?非要把一個即將走到人生盡頭的老者心給傷透了,我覺得這樣做實在是太不孝順了!"
聽到這里,老人的臉上逐漸浮現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朱懷的肩膀:“要是人人都像你這般孝順,那這天下就沒有那么多煩心事了。"
朱懷只是不想傷了老爺子的心,說實話,恐怕老爺子就笑不出來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畢竟還是皇帝家里的家務事,跟自己關系不大。
他們是親人之間的相互殘殺,自己不過是被迫調解糾紛,所以不必過多考慮這些人倫之事。
朱懷露出笑容,看著樂呵呵的老爺子,說道:“走吧走吧!家里腌制了很多臘肉和臘魚,都給你帶上,帶回老家過年吃!"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