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棣在優勢上已經先走一步,但朱懷堅信,在洪武皇帝去世之前,交趾地區的發展完全有可能趕上北平。
他又翻開一本名為《商業治疏》的書冊,這本書是由徐妙錦贈予的。
朱懷隨意翻了幾頁,發現徐妙錦引用北宋時期的青苗法作為例子,書中詳細闡述了朝廷如何進行商業借貸、如何讓金錢生息、以及各種商業經營策略。
看過之后,朱懷感到震驚不已,因為這冊子里所體現出的后世貨幣理論以及諸多見識和手段,已經可以媲美千年后的那些財團了。
實在難以想象,徐妙錦竟能寫出這樣見解超前且卓越的財經奏疏。
朱懷輕輕地嘆了口氣,慢慢地將冊子合上,坐在灑滿陽光的地方,陷入了沉思。
他想到那個丫頭,估計到現在還認為自己是因為她的兩位兄長而受傷,不知道她是否還在為此自責呢?那次暈倒后,她的身體狀況好轉了嗎?
突然,一聲充滿力量的新年問候將朱懷從思考中喚醒:“新年好啊,臭小子!"
朱懷有些迷茫,隨后瞪大眼睛:“今天可是正月初一,按照習俗是不讓串門拜訪的,怎么老爺子您來了?”
看見朱元璋背著雙手,神采奕奕地朝這邊走來,朱懷不禁愣住了。
朱元璋豪爽地大笑著解釋說:“規矩雖然是固定的,但人是要靈活變通的。我已經一大把年紀了,跟大孫子團聚一下,哪有那么多講究呢?”
此刻的老爺子看起來精神煥發,身穿一身全新的紫色棉襖。
他招呼著朱懷過去,并神秘兮兮地說:“來,接紅包!"
朱懷趕緊走到老爺子面前,跪在地上給他磕頭:“老爺子,新年好!"
對于男子而,膝蓋下的黃金意味著尊嚴,只應向天地和父母下跪,這是古代孝道的基本禮儀,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做的。
"好好!起來吧!"
朱元璋滿臉喜悅地將朱懷扶起,稱贊道:“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接著,他故作神秘地從懷里掏出一個大紅包。
朱懷打開紅包一看,里面除了幾枚制作精美的金幣外,還有一張發黃的護身符。
他疑惑地看著老爺子:“這是什么?”
老爺子面帶慈祥的笑容回答:“這是當年你祖母供奉在三清尊像前的平安符,專門為咱們子孫祈求平安的,供奉了將近十六年!"
說到這兒,老爺子輕輕嘆了口氣,又補充道:“現在,是把它交給你的時候了,佩戴在身上,愿你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
馬皇后一生信仰道教,每當朱元璋外出征戰,馬秀英總會給他供奉一枚平安福。
如今朱懷感動不已,立刻將平安福戴在身上,并感激地說:“謝謝老爺子,也謝謝祖母。"
普天之下,哪個老人不希望子女常伴左右呢?然而皇家有時受限于禮法規矩,不得不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
盡管老爺子已至暮年,但他心中除了江山社稷外,最為掛念的就是這些子女和孫輩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僅晚輩思念長輩,其實長輩更加想念晚輩。
新年過后的一大早,老爺子便迫不及待地趕來,目的就是要彌補朱懷。
朱懷笑著說:“餃子呢?我可是餓著肚子來的。"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