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泰帶著鄭和來到了后宮的大門前,一步都不敢再往里邁。
鄭和向曹泰深深地鞠躬致謝:“感謝曹指揮使。"
曹泰思索片刻,盡管他們的身份地位有著明顯的差別,但這個小宦官畢竟跟小大爺有關系,經過短暫猶豫后,他還是伸出手拍了拍鄭和的肩膀,輕聲道:“后面的路難走,小大爺應該已經跟你說了,一切都得靠你自己。"
這無的安慰讓鄭和心中感到一絲溫暖。
鄭和再次向曹泰行了個禮,凝視著深深的皇宮內部,暗自握緊拳頭,堅定地踏入其中。
此刻,在謹身殿中,朱元璋隨意地翻看著洪武二十四年尚未處理的奏折,大多數都是些瑣碎小事。
然而,朱元璋看得極為專注。
身邊的侍女和太監都偷偷觀察著他,心里充滿了好奇:這么多奏折,老爺子明明都已經看過,為什么還要如此認真?
更奇怪的是,他的臉上還掛著久違的笑容——這可是破天荒頭一次!
以往老爺子審閱奏折從未笑得如此開心過。
其實,朱元璋并不是因為奏折內容而笑,而是因為他鼻梁上戴著的那副金絲眼鏡。
朱元璋一會兒把眼鏡推到額頭上去,一會兒又把眼鏡掛回原處,這樣反反復復,卻不覺得厭煩。
奏折上的字跡,此刻對他來說清晰可見!
以往他在批閱奏折時總是趴在上面,而現在卻坐得筆直,即便距離奏折很遠,他也無需瞇眼。
"好東西!真是個好東西!這玩意兒,神奇啊!"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出來。
不久后,陳洪走了過來,小心翼翼地說:“皇上,燕王殿下已在殿外等候。"
朱元璋應了一聲:“把他叫進來。"
不多時,朱棣步伐穩健地走進來,雙膝跪地道:“兒子給父親請安。"
朱元璋揮揮手:“起來吧。"
朱棣起身,注意到朱元璋鼻梁上的眼鏡,一時有些驚訝。
他擅長察觀色,看見朱元璋不停地擺弄眼鏡,就知道老爺子對這件新奇物品喜愛至極。
朱棣笑著說:“父親,這是什么稀罕物件?兒子怎么從未見過?”
朱元璋笑呵呵地回答:“你沒見過是對的,這是咱們提前收到的壽禮。"
朱棣愣了一下:今天才月初三,老爺子的生日還有十二天才到呢,是誰這么早就送了禮?
不過,朱棣很快反應過來,不動聲色地說:“哦?這是什么寶貝呀?看樣子父親很喜歡呢!"
朱棣順從朱元璋的話題繼續往下聊。
別看他表面上豪放粗獷,做起事來爽朗大方,但實際上朱棣是個心思細膩、懂得何時說什么話能讓朱元璋開心的人。
果然,朱元璋示意他走近:“到我面前來,站直了!"
朱棣聽話地走到朱元璋身旁站立。
朱元璋指向奏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清楚嗎?”
朱棣盡力瞇眼看:“這……有點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