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笑道:“我之前說過,這件事我會為你處理,你殺了人家的兒子,我則負責收拾他家人,祖孫齊心協力,雖然爺爺老了,提刀的能力還是有的!"
“你,是你做的?”
朱懷呆滯地盯著老爺子。
朱元璋笑著回應:“這種事情,調查起來很容易,皇上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要是要懲罰,那就徹底解決,殺死一個人怎么夠?應該殺他全家才行!"
“大孫子,你說的沒錯,那樣的人,該死!我誤會你了,回到京城,我才知道文伯祺做了多么卑鄙無恥的事。”
說罷,朱元璋的眼眸慢慢收緊,流露出一道精芒:“我知道你定會擔心,那么久了,為何那小孽畜還活得好好的。”
“我要告訴你,那是因為很多官場的惡獸都在保護他,保護那些所謂的高官貴族!"
“這些人啊,官官相互袒護,一個個形成勢力范圍,你是我哥們,我是你朋友,出了事情互相幫忙,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好吧,我就讓他們全部一起去下地獄!"
“治理好這個國家不容易,我經歷過太多的苦難。”
“想當年,你大爺爺因病離世,接著你二爺爺和三爺爺為了避荒而外出,結果也沒能逃脫命運的枷鎖,在路上不幸去世。家里僅剩爺爺一個人獨撐局面。”
“那時候,爺爺也只是個平頭老百姓,親身經歷過人間的不平,知曉那些官員如何壓榨普通百姓的痛苦滋味。”
“那時候還是大元時期,那些胡人當政,把漢人視作牲畜,絲毫沒將我們當人看待。”
“我們確實很痛恨那些掌權的人。”
“如今我們的大明帝國日漸昌盛,根基可不能動搖,那我們的根本是什么當然是人民!"
“老百姓最畏懼什么呢就是害怕官員心術不正,我過去就是這樣想的,現在更是擔心大明的官員內心也同樣黑暗。”
“你知道官員們最害怕什么嗎?”
朱懷沉思了一會兒,感同身受地回答:“害怕心如黑炭。”
朱元璋用力地點了點頭,肯定道:“說得對!當官的決不可心腸冷硬,為何我們的大明官吏稱為民父母?他們是百姓的父母,必須主持公正,像愛護子女一樣關懷民眾。”
“可是事實上呢?他們又是怎樣做?”
實際上,在不與朱懷相處時,朱元璋并非這般和顏悅色。
相反,他是個非常易怒的帝王。
可能由于出身的背景,他對百姓的福祉格外關注。
因此,在登基以后,他就一再要求明朝的官員不僅要保持廉潔,而且要有他一樣的情懷,時刻牽掛著天下的民眾。
倘若那些官員的行為稍有不滿他意,他就會大發雷霆,使滿朝文武膽顫心驚。
對于處理政務懈怠的官員,他的辦法相當直接,只一個字,即斬。
至于那些彼此庇護、結黨營私的地方官,那就更不用多說。
在這個封建社會里,皇權處于地位,不受他人制約,完全掌控所有人的生與死。
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皇帝在國家政權中占據核心地位!
歷史上各個王朝的帝王都重視對后代的培育,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