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粗糙的大手搭在朱懷肩上,笑道:“臭小子!”
朱懷也笑了,瞥見朱元璋手上厚厚的老繭,提議道:“我幫您去除一下老繭。”
“哈哈!”
朱元璋暢快大笑,“養兒防老,養孫何嘗不是如此?真是好孩子!今日就讓我好好享受一番吧?”
木盆中注滿了滾燙的熱水,朱元璋將雙手浸入其中浸泡許久,而朱懷則細心地為他修剪指甲,幫他除去手上的老繭。
遠處的馬三保目睹這一幕,不禁眼中泛起淚光,心中滿是羨慕。
他思念起了云南老家,當年離家時他曾向爺爺保證,定要衣錦還鄉。
可是,他未能實現承諾,為了生活,他舍棄了傳宗接代的機會,不知自己的未來還會有什么出路。
他渴望像朱懷一樣,帶著榮耀回歸故里,自豪地告訴爺爺,他終于出人頭地了!
馬三保黯然離開,心底默默發誓,總有一天,他要闖出一番名堂!
此刻,朱元璋舒適地閉目養神,品味著除去老繭帶來的痛感。
“孩子,占城國此次前來大明,有意歸附我們,你對此怎么看?”
朱元璋閑聊般提及,話題并無特定目標。
朱懷對占城國亦有所了解,該國與安南國相鄰,同屬后世越南的一部分。
只是當前安南國較為強盛,一直覬覦占城國領土,屢次侵犯邊界,有兼并之意。
占城王國自然不愿受制于安南政權,因此千方百計地尋求加入更為強大的大明王朝,希冀成為大明的附庸國。
朱懷回應道:“他們渴望成為我大明的附庸,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希望遭受安南國的殘酷統治。”
“然而,我巍巍大明,并非隨意接納附庸,關鍵要看他們能提供何種誠意和條件。”
朱元璋贊同地點點頭:“正是如此!我亦有此想法,我大明豈是他們想成為附庸就能輕易成為的,若只做個累贅又有何益?”
“關于他們提出的條件,每年獻上一百五十頭大象的象牙,五千公斤美玉,一百五十公斤黃金,十萬兩白銀。”
朱懷聞睜大雙眼:“就這么些嗎?”
朱元璋解析道:“因其國民數量有限,這已是他們舉國之力的一大部分了。”
朱懷直:“既然已決定投靠大明,又何必在意他們的國力大小?翻五倍的供品才是合理之舉。”
朱元璋朗聲大笑:“哈哈,你這小子說得甚是有理!既然歸順了大明,他們還留存那么多國力作何用途?難道是要用來打造武器反抗大明不成?”
“但是。”
朱元璋略顯猶豫,“倘若我在朝堂上提出這個條件,必定會遭到群臣反對。”
朱懷疑惑不解:“為何?明明是對國家有利之事,為何會受到反對?”
朱元璋溫和地笑著,眼神深邃地道:“因為文人士大夫會指責我大明倚仗強大國力欺凌弱小,喪失大國應有的顏面和風范。”
朱懷憤慨不已:“這群廢物!”
朱元璋安撫他道:“孩子,即便是皇帝,治理國家也不能隨心所欲,因此作為皇帝考慮的問題要比常人更為深遠周全。”
“你所說的這些,除非占城國主動提出,否則大明不能強行索取。”
朱元璋頗感無奈。
朱懷追問:“那么父皇是否接受了占城國原先提出的進貢條件呢?”
朱元璋搖頭:“目前朕還未接見占城國使臣,僅命黃子澄先行款待,接下來交由鴻臚寺與其商談,這些小國的使臣是沒有資格直接覲見大明皇帝的!”
朱懷理解地點點頭:“這么說還有協商余地。”
然而朱元璋并不樂觀:“對方并非蠢人,能在宴會中提出‘三光日月星’之人,你覺得他們會派遣一批無能之輩與大明帝國談判嗎?”
朱懷似有所悟,驚呼道:“這么說來,當初占城國向黃子澄對出對聯,其中另有深意?”
朱元璋瞇起眼睛:“也許有,也許沒有,誰能確定呢?”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