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發,對這篇解讀贊不絕口。
孔訥揮手謙虛道:“這并非老夫的手筆,乃是劉三吾贈予我的。”
驚嘆聲四起!
“劉夫子竟有如此深厚的學術造詣?”
孔訥含笑回應:“然而,這亦非劉三吾原創,背后另有高人指點。”
“究竟是何人?”
眾人愈發驚訝。
孔訥淡然道:“何人操刀重要嗎?我等身為大明文人,秉持著最無私公正之心,不論何人,只要能闡述出這樣的學說,不正是值得我們推崇和學習的嗎?因此,何人之作,并非關鍵所在!”
聽聞此,眾人神情變幻,眼中閃爍著由衷的欽佩:“孔圣人此盡顯高尚情操!”
“您乃大明最純粹的文人楷模!”
“您的胸懷,我等應當效仿。”
“愧不敢當,孔圣人所極是,作者是誰的確無關緊要。”
“孔先生放心,我等必定會在大明境內迅速推廣這一學說!”
孔訥滿意地點點頭。
接下來,幾人在庭院內交流了一些文學逸事,隨后劉文善率先告辭離去,他需要進一步調查朱懷的身份,不便在此久留。
皇宮內的奉天殿里,朱元璋正準備召見詹徽和傅友文。
巧合的是,兩人似乎默契十足,恰好在同一時刻出現在殿外,請求覲見朱元璋。
不久后,兩人步入奉天殿。
“皇上!”
兩人異口同聲地問候。
“臣等帶來了一份禮物!”
兩人再度異口同聲,連吊胃口的方式都如出一轍。
兩人面面相覷,目光隨即落在各自手中的無煙煤上,神色頓時變得復雜。
朱元璋佯裝不知地問:“哦?是什么禮物?”
“是無煙煤!”
兩人再次同時回答。
朱元璋微笑著問:“然后呢?”
這一次,兩人卻一同陷入了沉默。
短暫的沉默后,傅友文示意詹徽先說。
詹徽也不推辭,拿起手中的無煙煤,向朱元璋詳細解說起來:“皇上,您可別小瞧這玩意兒,近日在應天府剛剛興起,昨日微臣未能購得,今早特意趕去買來。”
“此煤火力強勁,耐燒持久,最重要的是燃燒無毒氣,且售價低廉,普通百姓完全承受得起!”
“因此,只要我朝掌握住無煙煤的銷售權,那么今年冬天百姓的生活難題便能輕易解決!”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著詹徽,隨口問道:“哦?那這東西從何處購得?”
詹徽略顯尷尬:“微臣尚未查明具體售賣者……”
朱元璋冷笑一聲:“邀功你還真是第一把交椅!”
詹徽嚇得臉色蒼白:“微臣,微臣……”
朱元璋揮手打斷他:“不必多!派人立刻前往山西,將所有產無煙煤的礦山盡數收購,趁百姓還未意識到其中巨大利潤,朝廷可以最低成本獲取。”
“啊?”
詹徽一時愣住了。
詹徽心中疑惑萬分,怎么皇上好像早已知情?
朱元璋笑著揭開了謎底:“應天府的無煙煤是由朱懷供應的,煤山位于上元,名叫臥牛山。”
“朕無意與其爭奪利益,他告訴朕,山西還有不少此類煤礦。”
傅友文聞,瞠目結舌,倒吸一口涼氣。
又是他!
此事關系到天下萬民福祉,而且無煙煤價格低廉,尋常百姓都能購買得起。
沒想到,這一切又與他有關!
再看皇上面帶微笑的樣子,顯然對此早有了解,相比之下,自己和詹徽還故作神秘,真是自愧不如。
等等!
皇上剛才說什么?
他說不與朱懷爭利?
這豈止是利益之事?
這是關乎天下蒼生、涉及百姓生死存亡的國之大事!
若換成其他人掌控這些無煙煤資源,朱元璋還能這般和顏悅色?
只怕早就出手搶占了吧?
傅友文陷入沉思之際,詹徽已率先表態。
“恭賀皇上!”
“大明有如此心憂天下的賢良之士,實乃大明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傅友文默默聽著,內心波瀾起伏。
可惡至極!
他又快我一步!
“微臣贊同!”
傅友文迅即接話。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