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子。”
劉三吾緊隨其后追了出去。
畫舫之外,黃子澄被一群才子圍在船頭。
“黃大人,黃大人!”
“今晚吾等同游秦淮,欲借詩賦贊頌大明盛世,請黃先生賜教佳作!”
他們意在請黃子澄即興創作詩詞。
面對突如其來的邀約,黃子澄一時難以應對,恰在此時,瞥見朱懷也走出艙門。
他放聲大笑:“諸位聽好,《道德經》注解實出自這位少年之手,你們盡可向他請教。”
他頓了一下,又補充道:“待他解說完畢,老夫再做點評也不遲!”
眾才子難以置信地看向朱懷。
如此年輕,可能嗎?
“黃子澄!你欺人太甚!”
劉三吾憤怒不已。
朱懷攔住劉三吾,平靜地看著黃子澄,又環顧四周畫舫上的眾多儒者。
此時,夕陽已沉。
朱懷沉吟片刻,朗聲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寥寥數語,一股宏大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
朱懷接著道: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音律起伏跌宕,力道十足,盡顯無盡的灑脫!
每個詞語都精煉準確,字字珠璣。
靜!
死一般的寂靜!
萬籟俱寂!
朱懷注視著黃子澄,淡淡地道:“我說完了,您身為國子監夫子,必不至于遜色于我,也請給大家展示一下您的才情。”
畢,朱懷拱手致意:“黃夫子請多加思索,鄙人尚有要事,先行一步。”
現場靜得令人窒息,朱懷每一句話音雖不高,但在這樣的夜晚卻格外清晰入耳。
黃子澄面色微變,臉上的表情逐漸僵硬。
氣氛變得壓抑起來。
朱懷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矗立不動的黃子澄,他轉身踏上小舟,悠然離去。
此時小雪落下。
劉三吾回味過來,滿臉欣喜若狂,已然顧不上猶如石像般的黃子澄,匆匆離去。
畫舫二層,孔訥與翰林院眾人呆立窗口,愣愣地望著樓下定格的畫面。
坦率地說,這朱懷確實夠狠!
文人士大夫最看重的就是聲譽,剛才朱懷吟誦的那首詞,直接把黃子澄推向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