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面前堆積的公文里還有很多奏折等待批示,他就繼續埋頭批閱。
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會直接用朱筆批準通過;但對于重大的事情,就需要仔細考慮后再做決定。
其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那些需要朱懷親自作出決策的政治事務。
這類奏折如今正是令朱懷最為頭疼且復雜的。
例如,有遼東指揮使請求朱元璋在遼東地區開展茶馬交易,即用明朝的茶葉、絲綢等商品交換后金女真人的馬匹。
在這個寒冷的兵器時代,馬匹的數量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實力強大的象征。
對此提議,朱元璋疑惑地看著朱懷說:“這樣的策略,還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嗎?通過茶馬交易獲取異族的健壯馬匹,遼東指揮使的建議相當具有建設性。”
然而朱懷卻搖頭表示反對:“這種茶馬互市雖然表面上看我們大明能夠得到大量的戰馬,但實際上也為女真人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富饒土地貪婪的大門。恐怕時間久了,他們會滋生異心,一旦他們叛亂造反……”
到了明朝后期,正是這群女真人掌控了整個北方,并開始侵犯中原。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由茶馬互市引發的災難。
大明看到女真勢力日漸壯大,于是不得不關閉與建州女真的茶馬貿易,這導致女真人轉而主動襲擊大明邊境,最終導致明朝衰敗,被野豬皮統治的漢人局面出現。
盡管如此,朱元璋卻不以為然地說:“對于無禮且輕視鄰邦、貪婪且拙劣交際的部落,滅亡他們是必然的結果。即使這個部落很小,只要敢于無禮挑釁,我們也必將消滅它,有何可憂慮的?此建議暫且留下,待朝會上再商議吧。”
朱懷只好點頭應允。
這就是朱懷與老爺子在執政理念上的沖突所在,但現在朱懷也無法改變什么,只能點頭附和。
朱懷并未在這份奏折上過多爭論。
老爺子是從當前政治體制的角度看待茶馬貿易問題,而朱懷則清楚地知道茶馬貿易最終會給大明帶來多么悲慘的后果。
如果朱懷事先不知道這段歷史,他又怎么可能預見到那個看似不起眼的女真部落,最終會顛覆大明王朝呢?
朱懷抿了一口茶,繼續向下批閱奏折。
接下來是一份來自兵部給事中左望的奏折,內容大致如下:我軍破虜大將軍藍玉俘獲了北元余孽三萬余名士兵,每天供應的食物數量驚人,故請求釋放俘虜,以彰顯朝廷懷柔的天德。
朱元璋在一旁聽到,冷笑一聲:“這位給事中的意見太過書生意氣!”
對此,朱懷點頭表示贊同:“放走俘虜的確可能留下后患,但他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三萬多俘虜每天吃的喝的都不少,長期關押下去也不是辦法。”
朱懷抬起頭詢問朱元璋:“老爺子,以前朝廷抓獲的戰犯是如何處置的?”
朱元璋回答:“大多數都被安排到邊疆地區,重新登記戶籍,各地邊疆也會分配一部分人口過去,讓他們開墾土地,接受教育,培養道德品行,最終成為大明的子民。”
朱懷不由得嘴角抽搐了一下:“這樣做是不是太仁慈了?”
朱元璋無奈地道:“這批人確實不能放回原處,一旦回去就如同放虎歸山。但是也不能輕易地處決他們,這樣一來就會顯得我們大明過于殘忍。”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