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胸懷壯志,決心推動自己國家的發展步伐加快,他正在等待一個機遇,等待天下大亂的時機。
還有六年,洪武皇帝就會駕崩,只要藍玉等淮西武士能在這六年內平安度過。
一旦朱允炆即位,靖難之變開啟,那時便是朱允炆對淮西武士動手之時。
如今他又身為道教領袖,利用這一身份給自己披上“天命”的外衣,收攬藍玉等人,一切都有機會!
因此,朱懷正努力充實自我,為自己奠定堅實的基礎。
等到機會來臨之際,便不會手忙腳亂。
當然,他并不知道,倘若把這些想法告訴老爺子,對方估計會氣得打斷他的腿。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改變,要么走向死亡,要么就要成為萬人之上的那個人!
自從選擇了那個系統那天起,這就是他的宿命,他不能再逃避現實,而應該主動為自己籌劃未來!
午后時分,陽光溫暖宜人,連空氣中都彌漫著輕輕緩緩的歌聲。
朱懷為何始終為老爺子出主意,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強大呢?
其實并不矛盾。
朱懷現在所做的這些基礎建設,等到將來國家動蕩時,就能減少對國家體制的巨大沖擊。
這樣一來,當他接手管理帝國的文化資產時,才能更有效地推動帝國的發展運作。
他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盤考慮天下的大勢。
可以說,朱懷在這個方面的戰略格局和遠見卓識,絕對是超越了大明朝本土的所有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也正是他身為穿越者的先天優勢。
房門被推開,一道斜陽灑入門內,照亮了整個房間,同時也帶來一陣寒風吹拂進來。
朱元璋看到朱懷認真思考的樣子,笑容滿面地問:“我在外面看了你好一會兒了,你一直不動彈,是在想事情吧?”
朱懷驚訝應道:“老爺子,原來您早就來了?”
朱元璋點點頭,回答:“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不忍心打擾你,不過看你一直盯著太陽看,這樣對你的眼睛可不太好。”
朱懷嘴角含笑,收斂起思緒。
朱元璋隨后遞給他一份藍色封皮的奏疏。
朱懷知道這是錦衣衛的奏疏,不同于一般的黃色封皮奏疏。
他猶豫片刻后打開了奏疏瀏覽了一遍,接著立刻又將其合上。
他的額頭上滲出了冷汗,小心翼翼地再次翻開那份來自錦衣衛的奏疏,一字一句仔細閱讀。
看完之后,他內心顫抖不已,無法平息。
奏疏中表明,錦衣衛已經就地處決了一批人,其中包括只有三歲的孩童和六旬以上的老人,幾乎無人幸免。
這一切,都是因為朱懷的批示,幾百人的生死全系于這份冰冷無情的奏疏之上。
這給了朱懷極大的沖擊。"那可是三歲的小孩哪!”
“這樣的孩子,也要處決嗎?”
朱元璋并未開口回應,只是冷淡地坐在一旁,靜靜地等待朱懷消化這個殘酷的事實。
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輕輕拍了拍朱懷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