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么事?
朱懷揉了揉困倦的眼睛和凌亂的頭發,滿腹疑惑。
大清早的,這姑娘到底犯哪門子邪了?
朱懷抬頭望向窗外的天色,才發現現在已經不早了。
昨晚在皇宮陪老爺子待得太久,以至于今天起床晚了。
外面正下著細雨,朱懷走到書桌前,打開窗戶,屋里頓時變得明亮起來。
“這丫頭剛才在看什么呢?”
他隨便瞥了一眼書桌,正準備轉身去洗漱,剛邁出幾步,又返回來,呆呆地看著桌上的圖譜。
他愣住了,這不是李景隆送來的畫嗎?
原來趙檀兒一直在聚精會神地看這些啊?
一個女孩子為什么會盯著這種東西看呢?
朱懷笑了笑,怪不得人們常說女人一旦色起來,男人就靠邊站了。
朱懷狡黠一笑,轉身去洗漱了。
大明宮殿前,文武百官早已分批進入了奉天殿。
昨日還斗志昂揚的陳澤中等御史官,如今卻像斗敗的公雞一樣,萎靡不振。
這群御史官們面色蒼白,捂著腰,顯然整夜都在翻紅薯稱重,對他們來說這樣的勞累實在是難以承受。
朱元璋的目光在眾臣之間徘徊了一會兒,然后似笑非笑地問道:“你們前幾天爭論的問題還沒有定論,現在大家都再來說說吧。”
傅友文得意洋洋地出列,掃視四周,大聲說道:“微臣,支持出海!”
大殿上陷入了長時間的寂靜。
朱元璋語氣嚴肅地詢問兵科給事中陳澤中和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朗:“二位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兩人嘆了口氣,陳澤中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啟稟皇上,這紅薯的確很神奇,每畝地產量竟然能達到三十多石。”
“如果能引進更多的海外作物,那么大明朝的糧食作物種類就會大大豐富,面對自然災害或人為禍患時也能更加從容應對。”
“我全力支持傅侍郎提出的出海建議!”
眼前這畝產三十余石的糧食實實在在地擺在各位官員面前,再也沒有人膽敢質疑。
糧食充足,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民安居樂業,官員們才能更好地治理大明江山。
雖然出海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從長遠來看,其帶來的益處似乎足以抵消這些損失,因此再也沒有大臣表示反對。
看到無人反對,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既然如此,兵部尚書何在?”
茹太素急忙出列應答:“微臣在此!”
朱元璋指示道:“你兵部負責牽頭,與工部自今日起開始建造船只。”
他還下令傅友文所在的戶部每月從驛站收入中劃撥一部分款項作為工部造船預算,確保造船事宜不得耽誤。
同時,大明的虎蹲炮、火銃等火器也要同步制造起來。
因為出海面臨著諸多未知風險,他不愿看到大明的兒郎因海上匪徒而喪命,同時也希望借此向海上諸國展示大明的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