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今對這位長孫愈發滿意,看向朱懷的眼神中充滿了寵愛之情。
劉三吾則緊握雙拳,心中波瀾起伏。
朱元璋對劉三吾低語道:“劉大人,請您暫且在外等候,朕有些私密的話要與孫兒交流。”
劉三吾極為知趣地應允,臨走前向朱懷示意,恭敬退下。
室內只留下朱元璋與朱懷兩人。
朱懷略帶疑惑地詢問朱元璋:“老黃頭,您究竟是什么身份的大人物?”
劉三吾身為翰林院庶吉士,至少也是正七品的文官。
朱元璋笑瞇瞇地道:“比起他來,也就稍微高那么一點點。”
“高一點?”朱懷不禁贊嘆:“原來我眼界還是太窄了。”
他原本以為老黃頭最多也就是個七品京城官員而已。
朱元璋未在此話題上深入,轉而問道:“你覺得劉學士這個人怎么樣?”
朱懷摸摸腦袋回道:“劉先生品行高尚,氣質溫文爾雅,學識淵博。”
朱元璋頜首,繼而追問:“你覺得他對你的印象如何?”
朱懷思索一會兒答道:“劉先生待我如貴賓,絲毫未因我出身商籍而有所輕視。”
相較于黃子澄那樣的人物,劉三吾無疑更符合士大夫應有的風范。
朱元璋一臉嚴肅地說:“孫子,爺爺今天要告訴你一個道理!”
朱懷專心致志地聽著。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教誨道:“切不可因任何人的夸獎贊同,就斷定他是好人,同樣,也不能因任何人的責備批評,就認為對方心懷惡意!”
“他剛才對你的關心愛護,你應該也能感受到。”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提醒。”
“你覺得他是什么意思?”
朱懷不明所以:“防備我因語不慎招惹麻煩。”
朱元璋強調:“是的,但你不能僅憑他一句話,就選擇隱藏鋒芒,藏而不露!”
“文人士子,滿口道德仁義,時常把家國天下掛在嘴邊,但你要有獨立見解。”
“尤其當你身居高位后,你更要勇于直面強大的勢力,勇于挑戰困難!”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當初他爭奪天下之際,也曾細致考量過土地問題,今日所頒行的魚鱗黃冊正是因此而來!
當初他在推進土地改革時,觸動了不少士大夫的利益,但他朱元璋是如何做的?
殺伐決斷!
最終成功推廣了魚鱗黃冊的戶籍制度,確立了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
盡管朱元璋出身行伍,對儒生并無太多好感,但他仍需借助這些儒生治理國家。
作為帝王,須懂得隱忍,胸懷寬廣,包容自己厭惡的事與人。
但同時,也要擁有那份唯我獨尊的權威,認定正確的事,他無所畏懼,即使遭受非議,也要堅決推行!
朱懷莊重表態:“我已銘記于心。”
朱懷撓撓頭,“實際上,我還想到另一個增加財政的辦法。”
“哦?”朱元璋驚訝地看著他,“你還有別的主意?是什么呢?”
朱懷目光堅定,大聲提議:“對外掠奪!大明已訓練軍隊多年,周邊異族財富豐富,只需搶過來即可!”
朱元璋的臉龐微微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