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仆回稟:“我家老爺在鹽山欲購鹽,未帶現錢,只帶了一塊金子,因此交易暫無法完成。
郎君是否可以過去瞧瞧,估摸一下能否用這塊金子換取一些鹽巴?”
明朝通行的貨幣主要是銀兩和銅錢,當然,洪武年間也曾發行過大明寶鈔,只是目前寶鈔正處于起步階段,流通范圍尚不夠廣泛。
至于金子,如果是零碎的小塊,一般也可用于交易。
若是一塊較大的,則需看商家是否愿意接受金子支付。
朱懷思索片刻,答應下來:“好吧,我去看看。”
盡管對方并未提及金子的具體重量,能讓鹽山方老五猶豫不決,足以說明這塊金子的價值不菲。
不久后,朱懷帶著小仆來到了鹽山腳下。
鹽山邊上的工坊已然建好,朱懷大步走入正廳。
周驥已在廳內等候朱懷,見朱懷到來,立刻行禮如儀,抱拳道:“朱郎君駕臨,久仰大名。”
朱懷明白對方是在客套,也禮貌回應:“過獎了。”
周驥沒有過多寒暄,直奔主題:“之前家中仆役已向朱郎君說明情況。”
他從懷中取出一塊巴掌大小、規整四方、底刻蒙古文字的金子。
朱懷此刻還讀不懂蒙古文。
“就是這塊金子,因其價值實在過高,才不得不麻煩郎君親臨此地。”
朱懷接過金子,仔細掂量,感覺到其份量沉重。
他對外喊道:“來人,取秤來。”
周驥忙制止他:“不必不必,郎君不必如此客氣,鄙人對郎君的信譽堅信不疑。”
“君子以誠信立足,郎君經營如此龐大的鹽山產業,必然不會輕易損毀信譽。”
“請勿與鄙人客套,您只需根據感覺,估算出這塊金子能換多少鹽便可。”
周驥這突然的熱情,令朱懷略感遲疑。
然而,朱懷并非慈善人士,他深知買賣雙方必有一番討價還價,于是故意做出為難狀:“這塊金子的流通性較差,即便我收下,也只能當作傳家寶收藏。”
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件珍品。
周驥臉色微喜,連連稱是:“確實如此,它完全可以擺放在顯眼之處,據說還能庇佑平安、預示前程。”
朱懷表示贊同,然后試探性地說:“三百斤鹽如何?”
“什么?”
周驥一時之間愣住了。
朱懷小心翼翼地提議:“換三百斤鹽?”
周驥的臉色頓時抽搐起來。
娘希匹的,你這家伙是不是把我當傻瓜糊弄?
這塊金子至少二十斤重,按市價一斤最少抵七八十兩銀子,撇開其收藏價值不說,起碼也值一千五百兩銀子。
一千五百兩銀子,老子能買你三千斤鹽!
你竟然只給三百斤?
你也太黑心了吧?
看著你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心腸怎么這么狠?
周驥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道:“這似乎不太合理吧?是不是給得有點少?”
朱懷將金子遞回給他:“既然如此,那你就另尋他人吧。”
對于朱懷而,這塊金子雖有收藏價值,但畢竟流通性差,即便收下也只是徒增虛榮。
周驥心中暗罵:真是夠狠!老子忍了!
他臉上滿是糾結之色。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