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朝廷兩部的主官,加上朱元璋特意安排的宏大排場,他們的出行規格自然符合正二品與正三品官員應有的氣派。
朱懷攜家眷出門迎接,看到身著紅袍、綠袍的眾多官吏,立刻恭敬施禮。
兩人瞥向朱元璋,只見他閉目站立在后,沉默不語,他們只好硬著頭皮接受朱懷這一拜禮。
“屋里談。”
詹徽率先打破沉默。
“遵命!”
朱懷從容回應,引領眾人步入廳堂。
待眾人落座后,一股猶如山岳般的威嚴氣息瞬間彌漫開來。
平日里豪放的趙檀兒在這諸多大員面前,也顯得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找了個角落安靜坐下。
朱元璋默默地審視著朱懷,見其神情坦然,不亢不卑,毫無畏懼之態,心中十分滿意,對朱懷的欣賞又增添了幾分。
拋開其他不說,單是這份面對大場面而不怯場的氣度,就實屬難得。
平時這孩子與他暢所欲,甚至縱論治國之道,每一件事都能條理清晰、頗有見地。
然而那些都是私下里的祖孫交流,并無外人在場,朱懷自然表現得輕松自在。
但在此類正式場合中,朱懷將會如何應對,朱元璋始終心存疑問。
朱元璋深知,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僅憑智慧遠遠不夠!
除了才學、智慧和手腕之外,還需要膽識和氣魄!
此刻在這廳堂之內,匯聚了大明中樞最具權勢的兩位官員,尋常皇孫在此等場合能夠不膽怯已是難能可貴,而朱懷不僅不懼怕,談舉止更是不卑不亢,字字鏗鏘有力,更為難得。
朱元璋笑:“小子,你看,為了你,我把吏部尚書和戶部侍郎,以及兩部的一眾官吏都請來了,你有什么見解,盡管跟他們分享。”
這大廳中除詹徽和傅友文外,還有不少吏部、戶部五品以下的官員。
他們并無資格參與朝會,更無緣得見朱元璋。
他們完全不知曉眼前這位發話的老者正是大明的皇帝,更不知道他們所禮遇的這位少年郎君竟是大明皇嫡長孫!
朱懷微抬眼眸看向傅友文和詹徽,朗聲說道:“見過二位大人,勞煩二位大人親臨寒舍。”
傅友文和詹徽滿臉和悅,捋著胡須答道:“朱公子不必客氣,此事關乎壽州萬千黎民安危,我等今日親自前來,乃是奉皇上旨意,還望公子不吝賜教。”
他們雖身為朝廷高位重臣,卻對朱懷極為尊重,不僅語間極其謹慎,連禮數也做得周全無比。
朱懷心中感慨萬分。
大明的這些高層官員,朱元璋身邊的肱骨之臣,果然是鐵骨錚錚、禮賢下士!
朱懷點頭致意,目光掃過堂內諸位官員,堅定有力地說:“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再客套。”
“壽州面臨的困境,不多贅述,相信各位也都心中有數。”
“我提出的解決方案非常直接,那就是朝廷出手,上調糧食價格!”
話音落下,全場寂靜無聲,眾人面色各異。
傅友文和詹徽怪異的目光一同投向朱元璋,神色瞬息萬變。
“提高糧價?!”
詹徽驚駭不已,“你是不是瘋了?!”
心頭冷汗如雨,詹徽暗自焦急,生怕這個年輕人一時沖動,毀了自己在老爺子心中的良好印象。
“咳咳,朱公子的意思是不是朝廷應當運送糧食過去支援?確實,分批次輸送也是個辦法,只要撐到秋收,壽州之困便可迎刃而解,你的這個建議倒也切實可行。”
身為太子朱標的親信,詹徽自然竭力庇護朱懷,他巧妙地試圖引導朱懷,目光緊緊鎖定對方,期待他能領悟其中深意。
詹徽已經在語間暗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盡管這意味著會有不少百姓受難,但這無疑是眼下最為保險的做法。
“公子,順著我的話接下去吧!”
詹徽內心緊張至極,拳頭緊握,心跳幾乎破膛而出。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