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輕咳幾聲,略顯尷尬。
“朝廷沒你說的那么不堪!洪武皇帝也不是那種與民爭利的人!”
朱懷意識到失,尷尬地笑了笑:“對對,您說得對。”
翰林院內,一爐爐無煙煤在值廬中熊熊燃燒,使得室內溫暖如春。
一群翰林院的編修們悠然品茗,閑談間無不稱頌無煙煤的好處。
“這無煙煤真是難得的寶物。”
“確實如此,售價低廉,實乃國家和民眾的一大福祉。”
“不知究竟是哪位奇才發明的,據說老爺子已命朝廷大量收購南直隸的無煙煤,并在市場上平價銷售。”
“無論這位奇才是誰,他的舉措無疑是對百姓的大恩大德,普濟蒼生之舉!”
就在眾人熱烈討論之際,一名小吏悄然走到劉文善身邊低語了幾句。
劉文善眼神一亮,揮手示意小吏退下。
眾人疑惑地看向劉文善。
劉文善微笑著透露:“還記得那個阻撓我們創辦書院的小家伙嗎?他的身份查明了!”
“哦?”
劉文善嘲諷一笑:“我派人通過應天府衙門查了他的戶籍,你們猜結果如何?”
“原來是個賤籍出身的商人!”
眾人瞠目結舌,憤慨不已:“一個賤籍商人,竟敢如此囂張跋扈?”
“居然還敢與孔夫子作對?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竟敢無視我們儒門讀書人的顏面,簡直是無法無天!”
劉文善壓低聲音,嘴角含笑:“各位,我們去找孔夫子商議,這個朱懷,我們要維護我們的尊嚴,讓他見識一下冒犯大明文士的后果!”
“這次行動,務必徹底打壓他,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沒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商人,怎敢如此狂妄無禮?我們必將其嚴懲不貸!”
城樓上。
朱懷與朱元璋并肩望著城門口搶購無煙煤的百姓,心頭涌上一種沉甸甸的滿足。
“老黃頭,我現在多少明白了您為何如此熱衷于治理民生,大小事務親力親為,對待每一份奏章都嚴謹至極。”
朱元璋含笑詢問:“哦?說來聽聽。”
朱懷回應:“為民眾辦實事,見到他們心滿意足、安樂和睦的模樣,內心真的會感到無比快樂與滿足。”
朱元璋放聲大笑:“孩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