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看看洪武帝是如何對待李善長的,他顧念舊情,期盼他們能悔過自新,可得到的卻是變本加厲的背叛!”
“洪武四年,李善長辭官回鄉,皇上賜予他田地三百六十多頃,安排守墓戶一百五十家,佃農一千五百戶,以及擁有私人武裝的二十家,可謂皇恩浩蕩!”
“倘若他稍有感恩之心,知曉進退,本應安享晚年,但他竟然還想凌駕于大明宰相之上,充當太上皇的角色!”
“宰相職位空缺時,皇上屬意于御史臺中丞楊憲,你知道李善長對胡惟庸說了什么嗎?”
“這個人若當上了宰相,淮西集團就危險了!”
“哈哈!”
朱懷的笑容愈發濃郁,“結黨營私、控制朝政的意圖暴露無遺!”
“像這樣的人,你還幫他辯白冤屈!”
“皇上看重你的才學,提拔你,你不僅不懂得感激,反而一再傷害皇上的心。”
“國家英才濟濟,少了你一個,大廈就會垮塌嗎?不!你還不夠資格,遠遠不夠!”
解縉瞬間呆住,原本傲氣逼人的面龐上,逐漸浮現出一抹慚愧之色。
劉三吾瞠目結舌地看著解縉臉色的變化,他驚愕不已!
這樣的人,竟然真的有人能夠降服得住!
這皇太孫,簡直是天生的帝王之才!
他操控人心的手腕,簡直令人嘆為觀止,簡直又是一個小洪武!
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老爺子還要強硬!
雖然此刻朱懷的話語字字戳心,但他的出發點是為了解縉好。
若解縉的個性不加以改變,早晚要闖下彌天大禍。
因此,朱懷并非在責罵解縉,而是想要救贖他。
至于旁人如何看待,朱懷已經不再介意。
“罪臣愚昧!”
解縉額頭上布滿冷汗,拱手彎腰,向朱懷行禮。
這一幕,讓朱元璋看得目瞪口呆。
連他自己都無法說服解縉低頭,如今這小子竟然向自己的孫子低頭了?
朱元璋微瞇著眼睛,滿意地瞥了一眼朱懷。
這小子,一番語猶如利劍,隨便聊聊就能讓人如此動容。
當初朱懷也曾為自己剖析過胡、李一案,雖不如現在說得這般詳盡。
那時朱元璋就已經感到驚訝,對朱懷的邏輯嚴密及對事物精準判斷的能力贊嘆不已。
而今天更令朱元璋意想不到的是,朱懷的理解程度遠超過自己所想象的深度!
“即便他們犯下了諸多惡行,皇上當初仍未動殺機,只是打算逐步處置他們,以免造成太大動蕩,不讓大明江山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