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注視著朱懷,徐徐開口:“趁現在有空,我這老頭子,陪你剖析一下皇帝麾下的各位藩王如何?”
朱懷連連點頭:“太好了,老爺子您請講!”
“朱棣胸懷壯志,戰場上驍勇善戰,個性豪放豁達,擅長編織人脈,對部下亦極為關懷,在朕眾多皇子之中,除去太子,無人能出其右。”
“北平在他掌管不足十年間,如今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皆已位居全國前列。”
“朱棣展現出了霸主般的氣質。”
朱元璋歸納至此,便不再贅。
他指向北平西北方向:“此處乃是大寧都司,位于喜峰口之下,是我大明抵御北方蒙古勢力入侵的第一道防線,諸如朵顏三衛等精銳騎兵部隊,大多駐扎于此。”
“此地與北平相距甚近,乃軍事要沖,其戰略意義甚至超過北平。”
“即將赴任的便是皇十七子,寧王朱權!”
“至于朱權嘛,這么說吧,你可以把他視作年輕版的你。”
朱懷摸著腦袋,疑惑不解:“這話怎講?”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他的性情品德與你相近,若有機會相見,想必會相當投機。”
朱懷聽罷,點頭稱是。
朱元璋隨后指向地圖上的關中地區:“這里是老二朱櫝的領地。”
朱桃封地在西安,扼守關中咽喉,目前看來,這是拱衛京師應天府的第二道防線。
“朱櫝性情殘暴,常干些違法亂紀的事,今年年初,即二十四年,皇上召他到應天府訓斥一番,又將他遣返回去。”
“當時若非太子朱標勸阻,皇上幾乎就要剝奪他的藩王身份了。”
“不過他也算是個能征善戰之人,總之,不必過于憂慮。”
朱元璋的手指向下移至地圖最南端:“這里有一個人,你需要特別留意。”
“他叫沐英,是皇上的義子,也是我大明皇族中最忠貞不渝的人,無人能及他對皇上的忠誠!”
“你要記住,云南沐王府,是我大明的最后一道堅固保障,只要有沐英在,大明江山便安穩無憂!”
提及沐英,朱元璋臉上洋溢著慈父般的微笑。
此刻,朱元璋與其說是皇帝,倒更像是一個關愛子侄的長輩。
沐英,是朱元璋與馬皇后收養的第一個孩子。
在元末動蕩時期,不少將領都有收養義子的習慣,并委以重任,或是擔任貼身衛隊,或是沖鋒陷陣,或是運籌帷幄。
沐英來自定遠的一個貧寒農戶家庭,八歲時隨母親流離失所,母親病逝后,馬皇后見其孤苦伶仃,便將其收養在身邊。
自此,沐英改姓朱,更名為文英。
十二歲的沐英便開始隨朱元璋征戰沙場,不僅勇猛善戰,更是孝順至極,對馬皇后猶如親身母親般體貼入微,對朱元璋的兒子們則如兄長般呵護備至。
他對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孝敬達到了極致,兩位老人也將他視同己出。
朱元璋登基后,出于皇族血脈和繼承問題考慮,無法讓這些義子繼續沿用朱姓,于是令他們恢復本姓。
然而,沐英卻堅決不肯,他懇請朱元璋和馬皇后,寧愿不做官、不要爵位,只愿繼續作為朱家的兒子侍奉雙親。
朱元璋感動不已,告訴沐英,無論他姓什么,他永遠都是朱元璋的兒子!
為了回報朱家的大恩大德,沐英決定改姓,選擇了沐姓,寓意沐浴皇恩。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