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元璋很快冷靜下來,目光堅定地望著朱懷,握住他的手問:“孫子,這紅薯只能在溫室里種植嗎?”
如果真是這樣,種植成本就太高了,畢竟建造溫室需要大量的材料,尋常百姓哪負擔得起呢?
朱懷微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這又不是反季節作物,在外面任何地方,夏天和秋天都可以種,這種植物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并不高。”
“就是紅薯而已,像土豆那樣的作物,即使是大雪天也能種植并結出果實,那才是真正的不怕冷呢。”
“什么?!”朱元璋緊緊抓住朱懷的手腕。
“哎呀,爺爺,您捏疼我了,輕點力氣!”
這位老者年紀一大把,這手勁可真不小,想到這里,朱懷不由得好奇地看了眼精神矍鑠的老爺子。
老爺子年輕時到底干過什么呢?這手勁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士兵應該有的力度!
朱元璋趕忙道歉:“對不起,我有點太激動了。不過孫子,你剛剛說什么來著?還有什么比這番薯更厲害的農作物?”
朱懷回答:“有,叫做土豆,不過我們大明還沒有。”
“大明沒有?那它在哪里?”
朱元璋滿懷期待地問道。
朱懷回答:“在大海之外!”
對于朱元璋來說,“大海之外”這四個字顯得有些敏感。
如今國家采取閉關鎖國政策,自從陳友諒和方國珍去世后,朱元璋就開始實行海禁。
盡管后來逐漸出現了開放海洋的趨勢,但日本國內開始動蕩不安,并影響到了大明沿海地區,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嚴格控制海防。
然而,這番薯帶給朱元璋的沖擊,依然讓他這個已經老邁的老人眼中充滿了向往之情。
其中更多的是糾結。
當他聽說還有比番薯更為厲害的糧食作物時,朱元璋的眼神又閃爍起了光芒。
然而重新開放海洋談何容易!
不說朝廷內那些保守派儒生們的阻力,單就海洋上的未知危險以及大明朝子孫后代將面臨的種種問題。
每一步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朱元璋將這件事牢記在心,他又貪婪地多看了幾眼紅薯,問道:“這東西也能直接生吃?”
朱懷點點頭:“沒錯,我這就給你洗一個。”
朱元璋點頭同意,然后說:“去書房吧,待會兒我還有兩份奏折要給你看看。年底了,奏折實在太多,我一個人應付不來,你幫我整理一下。”
朱懷一聽,心里很高興,他最喜歡跟著爺爺一起審閱奏折。
尤其是最近,他把朱元璋給他看的兩本關于國家政治的書籍看得差不多了。
這兩本書籍確實是爺爺送的,對朱懷來說受益匪淺,他已經差不多掌握了大明朝國內政治體制的運作。
朱元璋微微一笑,率先走向書房。
朱懷則跑去洗了兩個地瓜,緊接著也跟到了書房。
“這么多!”
他看到書桌上的奏折堆得像小山一樣,不禁有點發懵。
朱元璋安慰道:“多嗎?我已經處理掉一半了。”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