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到了晚上8點,都沒有確定下來到底建什么,拍了拍腦門,不想了,先造一個小木屋,有個容身之處,再考慮那些。
早在之前,他就灌頂了一個建筑設計師的金手指技能,身兼多國積累,從中國的六大建筑學派,到日本的庭院細節,再到歐美的石雕和對稱美。
所以,現在,楊軍根本不怕設計不出好的建筑,更何況,金手指可是有10條信息的,如果覺得還不夠,直接把剩下9個也灌頂了,這樣的話,還有什么搞不定。
當然,由于他的出身,楊軍還是傾向于國內的風格,看了看周圍的環境,他發現,之前的現代化別墅,好像有點不搭邊,不說建設難度的問題,真要硬著頭皮干,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住進去。
就說跟這個時代的氛圍也是有點太沖突了,楊軍自已也是覺得有點搞笑。
所以,還是決定了,就搞一個古風唯美的超級建筑,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優點,重要的是,必須符合自然環境,和氛圍。
那么,華夏古建筑基本分為六大門派,徽派、蘇派、京派、閩派、晉派、川派。
楊軍選擇哪一種比較好。
首先瞇眼想一想,徽派建筑,青瓦白墻黑白配,還有磚雕木樓,吳冠中畫的那些江南小樓就是這種。
閩派建筑中的客家土樓,邏輯上更像一個圓形大宿舍,設施齊全,人在里面玩特好,并且以防御功能著稱。
晉派不止在山西,大西北都差不多,講究大地配色,天人合一,人土合一也行。
川派主要分布在云貴川囊括的那邊各種少數民族建筑,比如傣族竹樓,侗族鼓樓之類的,還有知名的川西吊腳樓小細腿。
毫無疑問,在美感上,楊軍肯定是傾向于徽派和蘇派,他不需要防御,所以土樓什么的不考慮,四合院什么的,太沒特色了,他也不是什么特別在乎禮儀方面的。
晉派,說實話,看不出美感在哪。
好吧,決定了。
晚上10點,楊軍來到之前選定的地方,開始挖掘地基,這是規劃的一間小木屋,用來居住的,在正式的莊園建成之前,他就會在這里生活。
所以,不能建的太差,也不能太小,當然,更不必過于奢侈,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