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他很控制了,最后也有些失態。
顧塵上前拉住人,低聲與他耳語幾句。
趙子輝停下后沉聲道:“村里可有誰識字,既然要和離,那必定得寫和離書…”
“這么多人等著,不如快速辦完你們也好放心。”
他帶來的人里面也有識字的,但要和離的人有五六十人之多。
他原本以為把人押回來,當眾清點錢里正家財物賠償給一眾村民,這事兒就結束了。
沒想到后面會發生這些事,他只好另尋其他人從旁協助。
村民一聽趙子輝要找識字的人,視線紛紛落在郭占喜身上。
整個永豐村除了錢家,另外兩個族群被打壓這么多年日子都不太好過。
吃飽都成問題,更別提供孩子讀書了。
但唯獨郭占喜是個例外,畢竟自小他便表現出與同齡孩子的不同。
錢家也送過不少孩子去學堂,但除了錢明沒一個人有讀書的天賦。
也是因為錢氏族群的孩子不喜讀書,一次與家中爭吵后直接將書扔進河里。
書恰巧被才七歲的郭占喜撿到,郭老漢和郭占勇發現他十分喜歡看撿來的書,便找機會將他送去學堂。
永豐村村民只知郭占喜識字,并不知道他十分聰慧過人。
這一切都是郭族長刻意隱瞞,飽受錢家欺壓多年,他知道想出頭,家族中就得培養出一名學子。
而這名學子將來的成就,必定要比錢明還高才行。
郭老漢去他家借錢時,他便暗自下定決心供郭占喜念書。
可由于太困難,他便悄悄找了族中幾位長輩,共同商議后由他們一起出錢供郭占喜念書。
郭占喜迎著村民的目光走上前,再次朝趙子輝一拜。
“學生識字,愿意幫著一起寫和離書。”
他剛剛就給趙子輝留下深刻印象,再次聽他自稱學生,趙子輝詢問:“你自稱學生,可我見你這年齡應該還未考取功名吧?”
郭占喜目光明亮,昂首挺胸不卑不亢的說道:“學生早在十歲那年就過了童生試,如今正是一名秀才。”
“只是我十一歲那年欲參加鄉試,可錢明在考試名單中見到我的名字后,竟使壞讓我無法參加。”
郭占勇上前幾步,面容悲痛道:“大人,我弟弟自幼聰慧過人,秀才功名都是一次考過。”
“若不是錢明故意阻攔他參加鄉試,我弟弟可能早就是最年輕的舉人了。”
郭占喜安慰幾句后信心滿滿道:“大哥不要生氣,如今錢明不再是縣承,今年的鄉試我就能參加了。”
趙子輝疑惑的看著郭占喜,遲疑著問了句:“你今年多大?”
“我十一歲那年被算計沒考成,如今等了三年已經十四,想來今年就能參加鄉試了。”
現已經一月初,北齊鄉試在八月進行,且并不限制年齡,只要取得秀才功名的人都能報名考試。
只是三年一考時間有些久,真如郭占喜所,那他已經耽擱了三年,要今年再無法考,就又得等三年。
趙子輝沒想到他年僅十一就考取秀才功名,心中震驚之余免不得高看他幾分。
如果他真有那本事,說不定鄉試結束就是舉人或者解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