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逸軒離開了,連夜召集三軍,圍剿北戎,而顧逸軒并不知道,韓默所說的‘必要時刻’,是涉及修士的斗爭。
他一直沒想明白,大周養著許多修士,卻不讓這些修士進戰場是為何?
那些修士都是一些散修,不受仙門束縛,自然是可以投入戰場,如此一來豈不是輕輕松松便能贏得這場戰爭?
難道是養在深宮中的籠中雀,觀看使用?
可看到了前線疆場,他突然就明白了,大周養了散修,北戎何嘗不是,一旦真的威脅到北戎國之根本,那些散修肯定不會保留,那時這場戰爭的意義就變了。
普通人士兵再不能力挽狂瀾,修士仙法,崩山碎石,試問普通人如何擋?
只是到了那個時候,大周會為了這區區玉門城出動皇室修士嗎?畢竟沒有傷及大周根本。
所以,這就要看那遠在天京的大周天子是不是個草包了!
韓默不敢保證救所有人,一沒有淵源,二身份有別,但他有自己的私心,顧逸軒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這疆場。
翌日,顧逸軒親率三軍向北進發,很快就追上此處休養的北戎殘軍,不容那北戎殘軍反應,顧逸軒便下令圍剿。
苦戰數日,顧逸軒渾身浴血返回,他眼中滿是戰意,身后大軍就地扎營,守在玉門城外,可讓玉門城百姓寬心不少。
當日,顧逸軒命部下散播消息,北戎百姓立即離開玉門城,回到你們的北戎。
“將軍,此戰我軍戰死八十三人,重殘一百余人,重傷三百五十余人,輕傷一千余人…”
聽著戰后輕點,顧逸軒面容沉重,他已經很小心了,卻還是讓八十多人戰死,裹尸還家!
“將戰死士兵的撫恤金連同重殘士兵護送回去,一定要好生安頓,若是怠慢,本將定不輕饒!”
接下來一段時日,戰事結束,也該等天京圣令,是否班師回朝?
就在眾將士以為他們可凱旋回歸時,一道圣旨快馬加鞭送到玉門城,圣旨中并未答應他們班師回朝,而是讓新上任武威侯率領大軍壓境北戎,開拓大周疆域,將北戎連根拔起,永絕后患!
這一行為,頓時讓大軍心中升起不小的埋怨,他們許多人已離家數年,都在與北戎交戰,如今好不容易擊退北戎前線大軍,想著可以回家看看妻兒,替死去的將士們慰問家中親人,不曾想得到的卻是深入虎穴的圣旨。
那北戎疆域雖不及大周,但內部軍力可不輸大周將士,帶著這不足一萬的三軍就像將北戎連根拔起,這不是讓他們送死的嗎?
更何況他們連北戎皇室的情況都不清楚,簡直就是龍潭虎穴!
得知這一圣旨的韓默同樣極為不解,前線大軍不知道北戎皇室內部實力,他周天子不知道嗎?
就算要將北戎連根拔起,難道不該讓深宮中的修士出手?
“這樣的皇室,真的能長久嗎?”顧逸軒忍不住感慨。
這時,一旁的副將忽然拍案而起,面色憤怒。
“將軍,不如在此起義,推翻大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