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起走過那條偏僻的路,走過他發生車禍的拐角。
她漸漸知道他是本地人,父母健在,家里還有一個妹妹。他還是商大的學生,這次重傷休學一年,他在家里閑得無聊,就過來找她聊天,再送她回學校,權當做是報恩。
她夜班的時候,他來陪她,送她回學校后,他再回家。
漸漸地兩個人熟絡起來,有種曖昧的光暈籠罩著彼此。
有一天清晨,在那個轉角,楊易拉住她,說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孟曉還記得空氣中有泥土的清香,他許給她余生的身,得到她的吻,彼此都緊張的不知道手該放在哪里。
最后是他大著膽子牽起她的手,十指相扣,一路無的走到學校。
……
兩個人最美好的時候,就是那一段了吧,孟曉感嘆。
他復學后課業繁重,偶爾還是會陪她來這里值夜班,但畢竟傷筋動骨的傷過,不能長期勞累,孟曉也就辭了這里的工作,在學校附近找個奶茶店打工。
工資不高,足夠養活他們兩個人,他下了課來找她,兩個人一起吃藝大的食堂。
那時候,他所有的錢都拿來還受傷時借的醫藥費,長時間身無分文,她就這樣“養”了他兩年。
直到今年,他工作收入高了之后,說所有的賬已經還清。她不用再打工,他讓她休息,這次換他來養她。
孟曉低頭,手上的馬哲大道理一個字也看不進去,目光停留在文章里出現的“養”字上面。
楊易站在收銀臺后面,往日的一幕幕在她腦海里回放。
他從青蔥少年變得成熟內斂,舉手投足之間蘊藏著紳士風度,簡單的衣服也遮不住的出色的外表,輕而易舉的就可以迷惑少女。
變得優秀,也變得她配不上了。
楊易送走客人,回身見她發愣,以為她對書有困惑,蹲在孟曉面前,問:“怎么了?哪里不懂告訴我。”
他成績很好,有時候孟曉弄不清楚馬哲理論,楊易會幫她理順知識點。
孟曉漸漸回神,看著眼前真實的臉,口中的疑問差一點就沖出來,慌亂的低下頭,怕被他看出自己的心虛。
“我們會分開嗎?”她想問那個女孩是誰,出口的卻是這樣。
自己私心底對他還是抱有著最后的希望,那個女孩,如果是他妹妹呢?
“傻瓜。”楊易刮刮她的鼻子,笑話她胡思亂想,扶著她的下巴靠近,輕咬了她的唇一下,道:“不準再說這種話,我們永遠都不分手。”
永遠,孟曉想問,那個女孩怎么辦?
或許,真的只是妹妹。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