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北境只是魯國最偏遠的城市,而偏偏我吳國正與華庭接壤,如今天下誰人不知道,魯國華庭人多財壯,一旦陛下下令開戰,首當其沖要攻打華庭。”
“面對這樣一個經濟雄厚,人口眾多的城池,就算我吳國派出數十萬金戈鐵馬,又能與之對抗多久?”
呂子明將所有局勢分析的頭頭是道,在朝堂之上跟吳王也是掰開了揉碎了,講的清清楚楚。
可吳王就像是鬼迷心竅,一心認為就算真的攻打華庭,魯帝也會毫不作為,不會出兵抵抗,只會花錢買太平。
任憑呂子明如何勸說都無用,把吳王說煩了,還當著眾朝臣的面,把他給臭罵一頓。
所以今日回府時,才陰沉著臉,悶悶不樂。
董簫婉早就知道吳王囂張跋扈,但凡是吳王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這些年吳國能發展至此,要不是有他夫君在一旁勸解,恐怕吳國早就動蕩不安。
董簫婉繞道呂子明身后,一邊幫他揉太陽穴一邊輕聲道:
“夫君分析的句句在理,只可惜,夫君不是吳王,也無法改變吳王的心意。”
“這些年表面上吳王承你的情,但每次你為了國家仗義執時,都會惹得吳王不悅,輕則咒罵幾句,重則罰幾個月的俸祿。”
“可若沒有夫君的辭勸說,吳國又怎么會有今日的發展,百姓又怎么會有現在太平日子?”
“要我說,吳王就是空有其表,若是吳國沒了夫君,那才真的要大亂!”
呂子明還是第一次聽到妻子,說出如此大膽的論,立即拉過她的手,警惕的壓低聲音道:
“娘子,這話可不能亂講,被傳出去可是要誅九族的!”
董簫婉此時大膽起來,義正嚴詞道:
“夫君,其實你也知道吳王能走到今天,全靠你在背后扶持,你的才華和能力,全都凌駕于吳王之上。”
“不顧黎民百姓的死活,無視忠臣仗義執,只想著稱雄稱霸,這種君主只會讓國家走下坡路!”
“一心為百姓著想,心系天下太平,這才是一國之君該具備的圣賢!”
董簫婉的話,在呂子明的耳中久久回蕩。
在朝當政這么些年,吳王對他的態度是大不如前,一方面是忌憚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提出的觀點總與吳王相悖。
但呂子明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吳國百姓安好,可吳王卻有意打壓,再繼續發展下去,恐怕他的下場也未必能好到哪去。
妻子的這一番話,也算是給呂子明提了個醒。
他心系百姓,愛民如子,哪哪都比吳王強,這些年若不是他替吳王擦屁股,吳國又怎么會發展至此。
再想到燕國郭淮,一介武夫都能當上帝王,他的心中,頓時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