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瞧見暖寶在譚采女的屋子里,多少有些驚訝。
不過很快,又反應了過來,朝著暖寶請了個安。
"嬪妾見過小郡主,小郡主萬福金安。"
"我正跟小郡主說著任姐姐呢,任姐姐就來了。"
譚采女看到來人,笑得很是開心。
連忙跟一旁的暖寶道:"小郡主,這位是任常在。
您別瞧著她容貌精致,就以為她年紀小,不沉穩。
其實啊,任姐姐從六歲就開始學女紅,至今已有十五年了。
要論起來,她的女紅比嬪妾的女紅更好。"
"原來是任娘娘。"
暖寶點點頭,禮貌打了聲招呼,便朝秀兒望去。
秀兒見此,也開門見山道:"既然是譚小主引薦的人,想必女紅自是不錯的。
只是不知,咱們小郡主的規矩,譚小主有沒有跟任小主提起過"
"姑姑請放心,該注意的事情譚妹妹已經跟我說過了。
用心,細心,不出錯,準時交繡品。
不能泄露花樣,也不能拿著這些花樣去繡別的物件兒。
必須得保證每一件繡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回答秀兒問題的,正是任常在。
她沒有躲在譚采女身后,等著譚采女幫她說話。
反倒十分大方地開口,說出了注意事項。
對此,秀兒還算滿意。
不過她也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而是繼續問道:"任小主是怎么想到要跟著譚小主一起做針線活的
是想打發辰光,還是想拿些花樣練練手"
秀兒的問題,其實問得還挺多余的。
但不管再如何多余,她都得問。
因為她要讓宮里頭的人知道,她家郡主挑人,貴在精,不在多。
哪怕只是幫著繡個繡品,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麻煩。
像譚采女這樣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如果是別的事兒精,她們是絕對不會要的。
任常在也不惱。
瞇著眼就笑開了,還露出了兩個可愛的小虎牙。
"姑姑說笑了~什么打發辰光練練手
像我這種不得寵的妃嬪,冬天想用上好炭都得自己花錢買。
但凡有點時間,都恨不得多做些針線活換銀子,哪里還有辰光用來打發
再說了,即便要練手,也不能拿小郡主的花樣來練手啊。
雖說我至今都沒有見過小郡主的花樣,但從譚妹妹口中,也沒少聽說那些花樣的好。
將如此好的花樣拿來練手,這不是浪費嗎"
任常在聳聳肩,倒是坦誠得很:"說出來也不怕小郡主和姑姑笑話!
之所以想跟譚妹妹一起繡繡品,無非就是想掙點散碎銀子罷了。
看看這采薇軒真是一天一個樣!
每一次我過來,不是添了新桌子新椅子,就是修了新窗子。
就連常年清瘦的譚妹妹和翠兒,都變得圓潤了不少。
眼瞧著跟我一樣的大窮鬼已經過上了好日子,還成天在我耳邊說小郡主這里好,小郡主那里好。
你們說說,這誰能受得了誰能不眼紅誰能忍得住啊!
趕緊逼著她幫我在小郡主面前說幾句好話,讓我也能和她一樣,跟著小郡主喝一碗湯。"
在任常在嘰嘰喳喳說話時,暖寶已經開啟了讀心術,將任常在的心思摸得透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