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孔的這個大膽請求,立刻震動朝堂,驚得群臣目瞪口呆,內心震驚。
同時他們也接收到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他們的皇帝陛下對三公不滿!
不然國丈爺蕭孔,怎么可能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而且辭如此激烈
這分明就是在配合陛下呀。
別的人看不出來,但蕭孔這人,身兼兩職,察觀色之能,遠超群臣,整個朝堂上若論誰對趙辰最為了解,誰最會看這位陛下的臉色,那必定是非這位國丈爺莫屬了。
現在這位國丈,辭如此激烈地對待三公,那就說明,他們的這位皇帝陛下恐怕也是這樣的想法了。
一時間,群臣有些不知所措。
畢竟面對的可是三公啊。
雖然三公已經沒有實權,甚至很久不聞名于朝堂了,可終究是德高望重的三公。
誰敢輕易地冒犯
恐怕會被百姓的口水淹死!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帝京城正在傳那些流蜚語,對于三公而都是負面的。
若是讓這流再傳一段時間,它們在對三公發難,好像才是比較妥當的。
畢竟失了百姓口碑,三公再怎么德高望重,那也威武不起來了。
此刻坐在龍椅上的趙辰,聽到蕭孔的進,內心暗暗點頭。
不得不說,還是老丈人最會察觀色,琢磨自己的心思。
外面那些流蜚語攻訐三公的話,自然是他讓青龍連夜上十龍衛傳出去的,而今日在帝京城內帶頭傳這些流的人,自然也是十龍衛安排的。
這三個老家伙竟然敢給自己擺架子,甩臉色,那也休怪自己出手無情了。
那就讓他們嘗嘗流蜚語的滋味兒!
倒要看看,這三個老家伙會如何應對
當然了。
雖然這件事情是他做的,可不能夠承認。
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的,當即便是皺眉說道:
"孔愛卿,休得胡!三公是何等人物乃我大景重臣元老,德高望重,地位超然,豈可輕易置喙這等話,你若是再,休怪朕讓人掌嘴與你!"
蕭孔內心暗凜,立刻明白趙辰的心思,當即連忙配合演起來,道:
"陛下,微臣以微小之軀冒犯三公,的確是該死,可這三公仗著身份地位,公然欺君罔上,實在是有辱陛下您的龍威呀!若是如此放任,那陛下您的威嚴何在朝綱又何在傳揚出去,恐是天下人笑話我大景國威不振!"
趙辰內心再次暗暗點頭。
但是表面眉頭更甚,看著蕭孔,半晌沒有說話。
群臣將這一幕都放在眼中,一時間也是心思活絡。
很快!
新任吏部尚書楊懷昌站出,道:
"陛下,國丈之有理呀!三公德高望重,下官等人的確不敢冒犯,可陛下您才是一國之君,三公若是自持身份,行欺君罔上之舉……這實在有失體統,有損陛下您的龍威呀!"
有人已經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其他人當即也不好再站著了,若是繼續站著,恐怕這波好感都被人搶去了。
立刻便是紛紛上前進,請求趙辰下旨嚴懲三公!
趙辰看著滿朝文武,幾乎都在請求自己嚴懲三公。
頓時暗暗點頭。
從這一幕來看,三公留給群臣的那點威望,現在終于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自己磨滅殆盡了。
自己這一手自導自演的戲碼,朝中這些官員不是蠢人,不可能看不出來,從現在他們紛紛進就可見一斑。
而他們如此配合,就是因為知道三公大勢已去,已經不可能東山再起,這朝中……終究還是他這個皇帝說了算。
趙辰當即便是說道:
"諸位愛卿啊,三公終究為了我大景江山社稷,嘔心瀝血,可謂是勞苦功高。
"雖然三公現在與朕有些嫌隙,但朕也不可就此過河拆橋,寒了功臣之心,悖了老臣之功。
"此事爾等不必再議,朕意已決……朕相信,三公終究還是關心大景江山社稷,心系大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