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喜給大家伙講了國家的政策,詳詳細細的解釋了一番,保證來開會的這些人都能聽懂。
"該說的我都說完了,估計你們心里也都有數兒,自家能劃分到哪一類去。
現在我宣讀一下村里這些天對各家各戶做了排查后的劃分,以及對過去一些錯誤的糾正,沒意見的,等會兒過來按手印兒就可以回去了。"
"要是誰覺得劃分的不對不公平,也可以說出來,大家伙一起商議嘛。
如今是新社會,公平民主,只要是人民,都有發的權利。"
別說,這個姜家老二當干部,還是有那么點兒水平的。
村民們自然是沒什么話可說,大部分人都不笨,剛才姜德全那一番解說都聽明白了,自己在心里對號入座都差不到哪里去。
故而誰也沒說話,只靜靜地聽姜德喜開始念那個劃分成分的名單。
巧蓮也凝神細聽,這個關系到自家的前程,不管怎么樣還是要留心的。
這個出身成分,在一定時期內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事情都由此決定。
比如孩子上學念書、考高中念大學、找工作、結婚成家,這些都要受到影響呢。
巧蓮本身倒是不太在意這些,她不過是沒了丈夫的女人,帶著倆孩子,估計就是在家種地干活,沒什么前程可奔,不管什么成分也都能接受。
可是她還有兩個孩子呢,嘉康佳媛才四五歲,接下來肯定要上小學,往后還要上高中大學找工作。
應該說在兩個孩子三十歲之前,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前途,所以巧蓮不得不在意。
前面念了一大串名單,眾人都沒什么意見,可是等念到石家溝曲家定性中農時,卻聽見人群里傳出了反對的聲音來。
"不對,老曲家分明是富農,怎么能劃成中農呢"一個女人的聲音。
巧蓮聞聲往那邊看去,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之前說她閑話的幾個女人之一。
剛才李嫂子悄悄跟巧蓮說了,那是姜婆子的閨女,另外一個是侄女,還有一個是娘家妹妹。
不用說,這些人肯定是得了老姜婆子的授意,故意為難巧蓮呢。
巧蓮的臉色有些不好,干脆站起來,"憑什么說我們家是富農啊
我們家是有點兒地,石家溝那地也叫地么滿山的石頭炮,這山鏟地那山都能聽見響兒。
一畝地趕不上人家好地出產的一半兒,十幾畝地比不上你們家五畝地的出產。
往常年我們家公爹和當家的在時,每年農忙的時候,都得出去給大戶家里打短工,才能勉強維持家里吃喝,我家怎么就成富農了"
"姜書記,這劃分成分可是有文件的。
像我們家這樣,其實中農都夠不上,應該算是下中農。這怎么算,也算不到富農啊"
巧蓮才不理會那幾個搬弄是非的長舌婦呢,而是直接跟姜家老二說話。
她可不是村里頭那些嬌滴滴見了人害羞的小媳婦,站起來落落大方,一臉嚴肅的討論問題。
"書記剛才念的文件里可是說了,富農擁有土地,但是自己也下地干活,農忙的時候會雇傭別人給自家干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