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連給曹師雄的封賞都已經定下,說明就等著伐燕軍集結完畢隨時能夠北上之時,督促曹師雄正式易幟歸附。
曹師利這次秘密潛來嵐州,也必然是與葛伯奕密談南附具體的細節;只要確定曹氏兄弟是真心歸附,不是詐計,接下來應該就是趁契丹西京道守軍主力被東路軍牽制在應州之時,東路軍主力會同曹氏降軍從朔州出發,突襲大同府……
王番這時候并沒有挑明了說,主要也是此次行事極其機密,他作為小小的都將,還沒有資格知曉全盤計劃。
王番甚至都沒有對王稟透漏全盤計劃;在今日之前,王稟都完全不知道曹師雄、曹師利兄弟南附之事。
照當朝令出中樞的慣例,徐懷這時候也完全能夠肯定,在王番與劉世中、蔡元攸攜旨來河東督戰之前,樞密院就已經擬定好全盤的作戰計劃。
而他這次護送朱沆與葛鈺前往朔州督軍,說白了就是監督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也就曹師雄、曹師利兄弟南附不出岔子。
可他媽這個環節不出岔子有什么用。
這壓根就是一個死局啊!
而這個死局,并非曹氏兄弟南附有詐,也并非大同城里藏有什么伏兵,等著他們進鉆這個死亡陷阱。
這個死局實則是突襲兵馬在進入大同城后,大肆劫掠殺戮激起城中契丹及雜虜激烈抵抗,以致蕭林石率三千騎兵還援,就被殺得全軍覆滅。
徐懷見王稟、王番、曹師利、朱沆等人都驚訝的朝他看過來,他滿心苦澀。
他能說不去嗎
王番用郭君判、潘成虎來限制他,臨到頭卻想到派他護送朱沆去朔州。
說白了郭君判、潘成虎是賊寇出身,在這種關鍵性的護衛任務里,稍有不慎就會陷身敵境,他們還不值得王番全然去信任。
他當然可以耍性子說不去。
不過,最后無論是鄭壽或盧雄出馬,也一定會從現有的五百囚卒里挑選最精銳的戰力北上。
他這時候卻沒有辦法將徐心庵、唐盤以及鑄鋒堂衛,都從監軍使院抽出來——這時候這么做,與逃軍何異當真以為王番是軟杮子好捏
突襲兵馬也必然是以東路軍為主,六千桐柏山寇兵此時都分散于東路軍之中,倘若東路軍在大同全軍覆滅,六千桐柏山寇兵能有十幾二十人逃回來嗎
又或者說他這時候能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