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把所遭遇的事情告知了蘇同知,父女倆又是一番抱頭痛哭。
最后,得知念娘找到了生父,還是景帝時。
蘇同知又是大吃一驚,然后,向景帝告罪。
景帝說他何罪之有?
大賞特賞他蘇同知一番,還給他晉了一級,調回了京城,讓他去工部上任。
蘇同知感謝,回應州交接事務去了。
然后,再帶家眷們回京城。
這幾日里,景帝帶著安平帝姬,每日里都要去看望一回太子。
太子狀況確實有點好轉了,數次對景帝發顛,被安平帝姬制止之后,太子的性子就穩定下來,不再那么癲狂了,但仍舊還是癡傻。
讓他吃,他就吃。
讓他睡,他就睡。
看見宮女們,還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就是不能人道,那話兒已經不成了,用不了。
要不然,景帝其實也不介意,讓太子傻著,只要能留皇室血脈的子嗣也成。
景帝已經知道了明德偷跑的事情,對季皇后很是失望。
封了念娘為安平帝姬的時候,景帝將她帶到后宮,讓她見見所有兄弟姐妹們,其他帝姬都過來了。
唯有明德沒見過。
景帝一問,季皇后瞞不下去了,如實說了出來。
景帝大怒,剛收了一個女兒,最疼愛的女兒又不見了。
忙讓人去找。
還懷疑是不是生肖閣把明德給擄了去。
季皇后說不是,拿了明德寄回來的平安信,給景帝看了。
景帝看了,更加地惱怒了。
還是安平帝姬安撫他,說明德姐姐是有分寸的,又有福氣,不會出問題的,出去玩幾天,就回來了。
景帝惱怒的是他最疼愛的明德,不和他說一聲就偷溜出去耍,還是在太子出事的那天,一點手足之情也沒有。
白疼她一場了。
一對比,安平帝姬就太懂事了。
景帝苦惱的時候,都是安平帝姬安慰他。
他看到這個新女兒,就心下寬慰不已。
有時候景帝不愿意上朝,也是安平帝姬勸他去上朝。
景帝上朝也帶著她,生怕滿朝文武不認識這位新帝姬似的。
這位新帝姬也是通透之人,懂規矩,與大臣們相處和善,會說話,也落落大方,一點兒不怯生,就好像不是景帝新認的外面長大的帝姬,而是一直養在宮里頭錦衣玉食長大的,并且有見識的人。
眾人在商量國家大事時,她也能聽懂,甚至有時候會提醒景帝,給出一點合理的意見等。
這讓眾人又都不由得高看她幾眼。
***
姜明月帶著廖時玉,利用空間瞬移,過了江。
然后,到了對岸。
租賃了快馬,兩人朝京城方向而去。
二三日后就到了昭州,到了昭州又換了快馬,一日馬程就能到了。
姜明月有空間,瞬移速度快,她們所處的位置離京城也不遠了,也不知道京城里是什么樣的情況。
廖時玉謹慎一些。
兩人棄了馬,進入了姜明月的空間內。
廖時玉雖然廢除了功法,武功全無,只要他不告訴別人,他就還是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廖總督。
他回京,必定能震懾住一些暗中小人。
但京城里如果有小人,肯定會有人在城門附近布下眼線。
監視他們回來。
不如悄然進城。
進城之前,天已經黑了。
經過一處莊子時,廖時玉突然道,“要不,我們停下來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