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錦身上似乎有種很強的氣場,能叫人慌亂的心平靜下來。
看她如此年輕,卻有如此大義,家屬對她的信任度直線飆升,連連點頭。
送男人來的鄉里鄉親,也紛紛指責藥鋪,"不就是怕人在這兒不行了,影響你們名聲嗎為了利字,還有人性嗎"
"虧得你們是幾十年的老店了!還不如人家一個后生晚輩有擔當!"
老賬房被數落的臉上漲紅。
就連小伙計們都被罵的抬不起頭來。
"麻沸散沒有、羊腸線也沒有,我家不常接待外傷,只有桑皮線。"
老賬房說著叫人去拿,"好出頭!吃了虧就知道,多管閑事沒好處!"
溫錦面色絲毫不變。
"對一個大夫來說,治病救人,怎么能叫閑事呢倘若生死都是閑事,那什么事不算閑事"
老賬房一噎,又遭了周圍一片白眼,灰溜溜的躲到柜臺后頭去了。
桑皮線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縫合線,也可被皮膚吸收,只是吸收效果比羊腸線略差一些。
溫錦接過針線器具,用烈酒消毒。
其實這時候的酒消毒效果有限,她只是趁此機會,把"靈泉水"混進去。
一切就緒,她手法極其嫻熟的縫合一層層的皮肉。
那女人受不得這刺激,看著針線像是縫衣服似的在丈夫的皮肉穿來穿去。
她"嗝"地一聲,昏了過去。
"應激性昏迷,沒事,一會兒扎一針就醒了。"溫錦瞟了一眼,不緊不慢地說。
"這針線在肉上拉來拉去,那得多疼"
"也不見他疼醒,怕是……"
"唉,畢竟傷的深,流了那么多血啊!"
周圍人都覺得,受傷的男人恐怕不行了。
他們卻是不知,雖沒有麻醉劑,但溫錦給用了他扎針麻醉術。不然這疼痛給他刺激太大,不利于傷口縫合。
待她封好了傷口,取下了銀針,正給那女人扎針時。
藥鋪的坐堂大夫,從外頭急匆匆趕回來了。
"就在這兒縫的誰讓縫的簡直、簡直胡鬧!"
"上個月胡大夫給人縫腳上一個口子,口子不過一指長,縫得也好!結果怎么樣傷口又紅又腫!"
"人高熱不斷!沒出半個月,人就沒了!你們還敢縫!"
大夫簡直要氣死。
周圍人聞也都不禁變了臉色。
溫錦卻不慌不忙,古代沒有抗生素,好的醫藥都很難得,平民常常因為外傷感染、破傷風死人。
但她的"靈泉水"可比任何一種抗生素都厲害多了。
見狀,她篤定地說道:"外傷已經處理好了,三天后換一次藥,十五天基本愈合。"
"但因失血過多,傷者一定會體虛氣弱。若能配合服用‘生肌補血丹’,元氣也補得快,不出一個月,就能下地,活動自如了。"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