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上的九常委,恐怕也無法說每一個決定都是秉公而斷吧!
李宗毅微微搖頭:"總書記強調制度建設,要求盡可能減少決策中感情因素,就是源于此。華夏幾千年人治的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想要走上真正的法制軌道,任重而道遠!"
"老頭子不懂那么多!"楊辰東把煙蒂在煙灰缸里掐死,"我只知道一點,憑良心辦事,不管是誰的人誰的事,只要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老楊義無反顧支持到底!"
李書記和唐部長相視苦笑,省部級高官中,楊辰東大概算得上一個另類。老楊沒門沒派,一向我行我素,之所以走到今天,固然是功勛卓著,更是時勢造英雄。
如果換做是紅色年代初期,或者其他什么時候,就憑楊副書記耿直的性格,很難走到現在的高度。一個人單打獨斗行走官場,常常會遭遇來自各方的狙擊,畢竟越往上走位子越少。
你楊辰東走上一步,堵住的可能是我的路或者他人的路,對于官場中人來說,堵住上位的路就是最大的敵人。實際上兩個人在這里一唱一和,未嘗不是在試探楊辰東的選擇,問題是老楊一如既往的倔犟!
鄧公子隱約猜到二位的某些想法,卻無法確定更多信息,畢竟以他的位子,距離高層有點遠。重生人士也不是萬能的,小鄧同志走到今天這一步,如果僅僅是靠先知先覺,恐怕頂多做一個富家翁。
官場特別是華夏官場,一向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站穩腳跟,那些隨波的充其量也就是成為別人的棋子罷了。從三位大佬的只片語,鄧華已經可以感受到,上面一團和氣掩蓋著的暗流!
臺上喬老爺還在侃侃而談,在喬省長的講話中,已經把泛亞投資財團的投資,當成興安省的政績,完全忘記了剛剛自己還在為汽車工業園區搖旗吶喊!此時君程不知道去了哪里,鄧某人和他的班子成員成了酒會的中心。
"恭喜恭喜!"城北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烏海湊到近前,"恭喜鄧副書記,高科技工業園初戰告捷,一舉拿下五億美金投資項目,成為城北區經濟建設發動機毋庸置疑!"
所有人都知道,有了五億美金投資,高科技工業園不再是那個破爛攤子,不管省市是不是兌現當初的承諾!高達四十億華夏幣的投入,將會締造一個全新的工業園區,打造一個經濟建設的神話,這一點毋庸置疑!
二輕工業園區管委會幾位領導失望至極,本以為五億美金投資可以為工業園錦上添花,沒想到是這么一個結局。二輕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劉鳳明有點遺憾,早知道小鄧同志有如此大能量,當初就應該力主小鄧同志去港府招商!
不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劉書記那么客觀,陳先林酸溜溜地感慨道:"高科技工業園一舉成名,鄧主任功不可沒,看來還是要為自己做事才有動力呀!在二輕工業園的時候,鄧華同志似乎有所保留,沒有全力以赴為工業園區服務哇!"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