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第一步——籌資。
共分三步,第一步是爭取上級撥款支持。
第二步是鼓勵民間資金介入。
第三步是發動社會捐款。
段焱華拿著許一山的方案,看了好一會后,抬起頭說道:“小許,我們讓你的方案過一下會吧。”
洪山鎮召開全鎮干部大會,段焱華在會上將許一山的籌資方案公布了出來。他看著黑壓壓的一片人頭說道:“大家先不要急于表態,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實施。”
洪山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到齊了,段焱華要求,全鎮所屬各村村支書都必須到場開會。
段焱華講話過后,請了許一山解釋方案內容。
許一山是第一次參加這樣隆重的會,而且還是第一次坐主席臺,不免心里有些發虛。
“書記,我開始了?”
段焱華收起了笑容,面無表情地點頭。
籌資方案看起來面面俱到,但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爭取上級資金看起來非常不錯,但能爭取多少,卻是個未知數。以段焱華的判斷,即便爭取到了資金,也少得可憐的一點錢,塞牙縫都不夠啊。
段焱華在將重建虹橋任務交給許一山的時候就將門堵死了,省市縣目前沒有撥款的意向。鎮里因為這次洪水損失也不少,拿不出太多資金來支持。
至于鼓勵民間資金介入,看起來是個非常不錯的主意。問題是民間資金都是逐利的,他許一山拿什么回報他們。如果沒有回報,誰會把錢投入到重建虹橋上來?
段焱華判斷,民間資金介入,基本就是一條死路。
再說第三個方案——發動社會捐款,完全就是一個挨罵的主意。
現在不比過去,讓老百姓從腰包里掏錢出來捐款,比割他們的肉還要痛。
在老百姓看來,修橋筑路本來就是政府的事,政府沒錢,憑什么從他們腰包里掏?何況,即便老百姓愿意捐款,捐的那點錢,又能解決什么問題?
當然,許一山留了一個心眼,他提出的號召社會捐款,首先將矛頭對準了黨員干部。許一山在方案里提出了一個捐款辦法,洪山鎮所屬的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參加捐款。
段焱華心里清楚,這是許一山在自宮。
果然,沒等許一山將方案完全解釋透,已經有人喊了出來,“許副鎮長,你號召我們捐款,你自己捐多少?”
許一山沒搭理這句話,此時此刻,他知道回答了一個問題,會有無數問題緊跟而至。
但段焱華已經將擔子壓在他肩上,他甩不掉,掙不脫。
重建虹橋的資金規模在五千萬左右,這筆預算早在段焱華提議重建時就已經預估了出來。
他提議爭取上級資金,是迫不得已的想法。現在除了上級支持,洪山鎮自己是無法滿足資金缺口的。可是上級在哪?他要怎么去爭取,連他自己都茫然。
現在下面要錢的地方多,誰的眼睛都在死盯著上級的口袋。
底下的議論聲還在繼續,已經有人喊出了讓許一山滾下臺的呼聲。
段焱華臉色鐵青,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吼道:“你這些人,要多想想怎么支持許副鎮長,而不是質疑許副鎮長的能力。我先表個態,我捐一萬重建虹橋。”
段焱華發怒了,場面穩定了下來。
與會者面面相覷,沒一個敢出聲了。
散會后,段焱華將許一山叫去辦公室,語重心長說道:“小許,這件事你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我支持你,先走第一步吧。總之,鎮里支持你。”
許一山很受感動,他咬著牙對段焱華說道:“書記,您給我三天時間,我去燕京跑一趟。”
“有熟人?能弄到資金?”
許一山笑道:“不試試,怎么能知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