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她們是姐妹
鄧曉芳熱情不已介紹,許一山這才知道姑娘與鄧曉芳一樣,都姓鄧,名字叫鄧靜安。
鄧靜安神色平和,嫣然淺笑,將手遞過來與許一山相握。
許一山遲疑了一下,還是握了她的手。兩手相握,他突然感覺鄧靜安的手柔弱無骨,不禁心神一蕩。
脫鞋進屋,木地板擦得光可鑒人。腳踩在地板上,似乎有絲絲清涼入骨。屋里氤氳著一絲檀香,香氣入鼻,恍如一條絲線,穿透骨髓,沁人心脾,醒腦提神。
一片白底蘭花絲綢,輕輕淡淡懸在窗邊,微風過處,簾飛影動。
席地茶臺上,剛燒開的茶壺,依稀還能看見一縷氤氳的白氣裊裊升騰。
三人圍茶臺席地而坐,鄧靜安輕舒皓臂,款款倒茶入甌,慢聲細語道:“請喝茶。”
許一山端起小甌,但覺茶香濃郁,色澤透亮。還未喝,先贊嘆了一聲,“好茶。”
鄧曉芳伸過一條手臂,搭在鄧靜安消瘦的肩上,笑道:“許一山,你說我這個妹妹,像不像世外高人?”
許一山頷首道:“確實。鄧姑娘骨骼清奇,此地又優雅,此人此景,不聯想都不行了。”
鄧曉芳哈哈大笑,道:“許一山,你是不是心動了?”
許一山尷尬笑道:“鄧曉芳,你嘴上真的缺個把門的啊。”
鄧靜安是鄧曉芳的堂妹,兩個人是叔伯姐妹。鄧曉芳年長四歲,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長大后,兩人選擇的路不同。鄧曉芳從政,鄧靜安厭惡從政。
在鄧曉芳如數家珍的介紹下,許一山才知道眼前的鄧靜安還真是個才女。
鄧靜安起初是個文藝青年,寫得一手好文章。二十三歲那年,她的一本小說被一個導演看上,改編成了電影。當年上映,即引起轟動,引領了一段時間的時代潮流。
此后,她便專注于影視編劇創作,每寫一個劇本,都被人早早預定下來。鼎盛時期,有人捧著現金等在門外,真做到了一字千金。
鄧靜安的劇本,出一部火一部。有導演為求得她的劇本,不惜大雪天立于她家門外一天一夜。一時之間,編劇界出現一股浩浩蕩蕩的“靜安流”。
在連續寫了三年的劇本之后,她厭倦了每天與文字打交道的生活。果斷棄筆,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棄筆后的鄧靜安便選擇了岳峰山的這一片木屋。木屋的主人,原來是世代居住在岳峰山的山民。鄧靜安偶然游覽到此,當即被吸引住了,喜歡得不得了。
她有一個夢想,夢想中的山林小屋就如眼前的景致一模一樣。
于是,她便找了木屋的主人商談,希望將這片木屋買下。
木屋的主人沒想到破爛不堪的山林小居還有人看得上,二話不說便開出十萬元的價格。鄧靜安沒有思索,一口答應下來。
誰料,交了錢給對方后,才知道岳峰山管理處已經有了規定,岳峰山上不可存留任何民居。此木屋就在景區的拆遷之列。
鄧曉芳說到此處時,鄧靜安輕聲打斷堂姐的話說道:“我能守住這片木屋,我姐幫了大忙。”
她說的確實如此,在景區要強拆木屋時,鄧靜安不得不去找了堂姐幫忙。鄧曉芳是什么人?岳峰山本在她丈夫的管轄之內,有了她丈夫的背書,誰還敢拆?
木屋非但沒被拆掉,反而有關部門還主動上門來給鄧靜安辦了土地手續。
鄧靜安淡淡一笑道:“我現在就是岳峰山唯一擁有自己土地的人。”
再后來,鄧靜安花了將近百萬,將木屋休憩一新。取名為“十月山林”,意境之深遠,非凡夫俗子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