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歸來仍是少年
劉思誠征求許一山的意見,他想把全部精力擺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上,而將已經經過外商考察的半導體產業放棄。
外商辦事的效率極高。他們在考察過衡岳市后,對衡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據信息渠道反映,外商基本確定在衡投資建設國內唯一的一座半導體產業基地。
半導體產業是現代科技最前沿的產業,是工業信息社會的頂尖科技。半導體產業內涵極其豐富,比如我們使用的任何電器,手機,甚至軍事科技,都離不開半導體產業。
現代社會,掌握不了半導體技術,就相當于一個聾子,一個瞎子。
其實,衡岳市并不具備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一個內陸三級地級市,很難吸引高科技人才來衡落戶。沒有高科技人才,產業就沒辦法發展。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必須面對。
但是,衡岳市并非在問題前束手無策。衡江集團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借鑒。
許一山在重振衡岳工業雄風計劃當中,吸引人才就是計劃當中的重頭戲。衡岳市出臺的許多政策,都是針對吸引各類人才來衡的關鍵。
事實上,衡岳市在吸引人才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單是衡江集團,就吸引了不下千人規模的高科技人才來衡落了戶。
衡岳市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政策,那就是在專業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衡岳市政府不但送房送車,還送安家費。且數字特別可觀。
聽劉思誠表示想放棄半導體產業,許一山吃了一驚問他,“劉書記,你為什么要放棄半導體?”
“我一個人,只有一雙手。我不能面面俱到啊。”劉思誠解釋說道:“與其把精力分散,不如集中一切力量把新能源汽車項目搞好。”
“你是看中了新能源補貼這一塊吧?”許一山一點沒拐彎,單刀直入挑明了問題。
“不瞞許書記,我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劉思誠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現在各地都在積極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因為大家都知道,國家為解決能源短缺的困境,正在大力度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按劉思誠的算法,現在是生產一臺賺一臺。關鍵是生產新能源汽車沒有太多的技術困難。如果可以,甚至只要建一個組裝車間即可。
而投資在半導體產業上,盡管前程遠大,但短期內根本看不到經濟效益。
一方面是敞開口袋收錢,一方面地打開錢袋子往外撒錢。兩相一比較,便讓劉思誠生出了這樣的一個念頭。放棄半導體,加大新能源支持力度。
許一山臉色一沉道:“我不贊成你這個想法。”
劉思誠無奈地搖頭道:“許書記,衡岳市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集中優勢資源與力量,才能取勝。如果我們想面面俱到,我怕到時候一事無成。再說,我的這個想法,已經得到了衡岳市委的支持。”
他最后這句話,暗示的意思已經太明顯了。
他是在告訴許一山,現在的衡岳市,是他劉思誠說了算。
“好嘛!”許一山笑了笑道:“既然你們市委已經一致同意通過了,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
他沒答應劉思誠出面與霞山市協調,也沒贊同劉思誠衡岳未來發展的計劃。
劉思誠匆匆走了。
陳曉琪送他到了門外,看著劉思誠走遠了,才抱怨著對許一山道:“你啊,真閑不住嗎?你前腳到,他后腳就跟來,什么意思嘛。”
許一山微笑道:“思誠剛來衡岳,很多情況還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