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傳達會議
陸書記從燕京開會回來,馬不停蹄開會傳達燕京會議精神。
燕京會議非常重要。主要是討論和決定未來燕京的人事安排。會議透露,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將會有地方領導陸續進京工作。
燕京要求,各省市要認真對待燕京關于人事安排的部署。把該項工作提高到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完成。
省委常委全部到齊開會。會議的時間不長,幾乎是匆匆就結束了。
許一山散會后正準備離開,陸書記叫住了他,請他去辦公室坐坐。
剛坐下來,陸書記便問許一山,“一山,你對燕京這次人事安排有什么看法啊?”
許一山嘿嘿一笑道:“陸書記,燕京的部署,我能有什么看法。我堅決支持上面的決定。”
陸書記含笑道:“這次我在燕京啊,去見了祝老。祝老對你的印象很深嘛。”
許一山客氣說道:“祝老是老前輩,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他老人家學習。”
陸書記突然問他道:“你知道燕京人事安排都要征求老同志的意見嗎?”
“聽說過。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
“人事安排關系到國計民生,關系到我們在國際上的作用和影響。能去燕京工作,是每一個人最大的愿望。但是,一般人是根本無法信任的。因此,組織在選人用人的時候,比什么都慎重啊。”
許一山沉默不語。燕京人事安排,似乎與他隔著千山萬水。他從來就沒想過,有朝一日能去燕京上任。在體制內這么些年,他清楚地看到,像他這種完全草根出身毫無任何政治背景的人,能坐上省委常委的位子,已經堪稱傳奇了。
陸書記特意留他下來說話,語之間提起祝老,難道陸書記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嗎?
這次燕京會議,與會者全都是各省市一把手。由此可以看出這次會議的重要性。
陸書記在中部省會議上傳達的會議精神也未見異常。如果說有異常,那就是本次傳達的會議精神只有一個,全省必須以高度的政治熱情來支持燕京人事的安排工作。
他透露出另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地方將有人進京。至于那個地方,何人會有此殊榮,陸書記半個字都沒吐露出來。
陸書記沒有引導性的會議精神傳達,正好證明他的政治覺悟超越常人。
陸書記沒說,不等于他不知道。按理說,燕京召開這樣的會議,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陸書記作為會議的正式代表,他對燕京未來的人事安排,顯然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突然,陸書記話鋒一轉,問到了三市聯席會議的事上來了。
“一山同志,聽說你們桔城、逸陽、香河三市已經開了三場圓桌會議了。你能談談你的打算嗎?”
許一山心里猛地一跳,趕緊說道:“陸書記,我正準備向您匯報呢。”
“匯報就免了,隨便談談吧。”
“我是這樣考慮的,逸陽與香河,距離桔城的直線距離都沒超過五十公里。這三個城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三市在建設方面出現了不少的重復建設,各方面的資源都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