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被太后緊緊地抱在懷里,這是她的命。
幾個侍衛擋在她面前,邊上的十五王爺哭到沒眼淚,太后嫌棄道,"哭什么哭,你可是以后要當皇上的人,這會子哭成這樣,以后怎么當皇上"
李興聽到這話,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許文庸已經把人圍住,到了這個時候,他覺得勝券在握了,"七王爺,我奉勸你一句,識時務者為俊杰。你護太后如此,也不見得她扶持你上位。她寧愿扶持一個小孩,也不愿意讓你當皇上,可見她的私心。你又何必護著她,只要你讓開,我可以讓你回封地,照樣放你的王爺。"
這話,李興可不信。
太后不是好人,許文庸也不是。
李興心里頭清楚太后是個什么樣的人,但他作為李家宗室一員,這會子就是死,也在死在太后跟前,不然日后別人說起來,他的脊梁骨都會被人戳斷了。
"許文庸,就算你今日成功舉兵,等各地收到消息時,你以為你能坐穩皇位幾天"李興怒斥道,"從西北的白家軍,到西部等,他們都不會放過你。到時候他們一起領兵圍攻京都,你就等著見閻王吧!"
許文庸冷哼道,"七王爺,你真以為所有人都忠心耿耿效忠你們李家嗎那都是假象!"
"你們李家的皇帝,沒幾個是有經世之才的,就算表面平和,也不代表讓下邊人都臣服。你說的那些人,等我上位的那天,指不定會怎么叛變,或者自立為王。再說了,就算他們要進攻京都,也得有那個機會才行。你真以為我什么兵權都沒有么,那你可錯看我了。"
"李興,我最后問你一次,你要不要到我這邊來"
許文庸話音剛落,太后就到李興邊上,搖頭道,"興兒,你不要信他的。許文庸就是只老狐貍,一旦你交出我們,日后他就會把罪名都推到你身上。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咱們李家輸了的話,就是滿盤皆輸,不可能有人能活下來的!"
李興神情復雜地看著太后,道理他也懂,就是聽到太后這么說,心里不太情愿。
而事實上,正如太后說的一樣。許文庸以為穩贏的局面,所以不急著把人一網打盡,而是想讓李興反水,這樣日后也能把百姓的罵聲推到李興身上。他需要一個傀儡王爺,所以才會費這些口舌。
"李興,你想想遠在封地的妻兒,你就不為他們想想嗎"許文庸繼續道,"如果你這會死了,同樣要背負罵名,而你的妻兒,將會為你承受這些痛苦。世人都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你何必苦苦掙扎,只要你放下手中武器,撤下你帶來的人,我許文庸說話算話,一定會留你們全家性命。"
一陣狂風吹來,卷起塵土砸向李興的臉,他半瞇起了眼睛,口中默念了一遍"好死不如賴活著",過了會,呵呵笑了出來。
早年先帝在時,他是宮里最不起眼的皇子,從他記事起,母妃就沒寵了。宮人拜高踩低,母妃讓他伏小做低,都是為了一個活字。
李興記得母妃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興兒啊,咱們熬一熬,等熬到你去封地就好了。"
可是母妃沒等到他去封地就離世了,他也被卷入先太子之死,被貶斥到了荒蕪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