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金國雖小,戰力卻強悍無比,遼國數次征伐,卻全都無功而返。
遼國皇帝大怒,親率數十萬大軍征討。
結局卻是令人跌落眼珠。
遼國皇帝的數十萬大軍,竟被一個區區幾萬人的部落,給打得落花流水。
遼國皇帝,也被這一仗,給徹底的打沒了心氣,整日里躲在宮中,喝酒睡覺,不理政事。
這金國挾大勝之威,一發不可收拾,居然連戰連勝,很快就將遼國的地盤,一一納入懷抱。
到了現在,遼國已經是暮日余暉,眼見得沒有幾天好日子了。
不過遼國畢竟是,雄霸多年的大國,卻是還守著大塊地盤,金國為了避免損失過大,于是與大宋相約,雙方夾擊遼國,各自出兵,誰打下的地盤,就歸誰擁有。
大宋一直被大遼,給壓的頭都抬不起,聽到了如此好消息,自然是大喜過望。
雖然大宋朝中,也有些不同的聲音認為,大宋與遼國,多年修好,目前遼國對于大宋,其實并無威脅。
可是這新興的金國,卻正處于,開拓進取的上升時期。
遼國不滅,大宋可以坐山觀虎斗,看這兩國相爭,誰要是弱了,就支持一下,不斷消耗兩國實力,待到金遼兩國互相損耗,最終大宋收漁網之力。
否則的話,若是讓金國吞并了,比大宋還要大的遼國,以其上升期的實力,心氣斗志,和天生的貪婪,必然會對大宋,產生很大的威脅。
這樣的話,只能是前門拒狼,后門招虎,實屬不智之舉。
對于這些擔憂的聲音,不同的意見,大宋滿朝上下,卻多是一片叫打之聲。
宋遼之間,這么多年來,雖然一直相安無事,卻是大宋俯首稱臣,付出了許多金銀財寶,才換取來的。
而且國有大片的土地,本就屬于宋人,只不過因為大宋立國之初,沒有能夠及時將之奪取回來,在地形上處在了劣勢,才有了后來的屈辱。
現在有了一個雪洗恥辱,奪回失地的機會,那又怎么能夠放過
而且有很多博學之士認為,況且那金國,在比遼國更北的北邊,北方苦寒,難耐南方炎熱,想來那金國,在與大宋,平分遼國的土地后,會自動退去那北方,彼此相安無事,到時豈不美哉
主戰的聲音,終于占據了優勢,大宋皇帝下令,召集各地敢戰之士,隨同朝廷大軍,進發北地,攻擊遼國,一雪國恥,使大宋天威播于遠方。
于是便有了,這城門口的告示。
原來如此!
知道了原委的常樂,正準備離開,身后卻有人叫道,:"鵬舉,原來你也在這里!想來也是跟俺們一樣,要去投軍從征的吧"
常樂回頭,卻見到一個,滿臉大胡子的青年,正哈哈笑著看著自己。
這人滿臉大胡子,實際上細看,卻并沒有多大年紀。
見到常樂迷惑的眼神,這大胡子青年一愣,:"鵬舉,莫不是喝醉了酒吧居然連俺老牛都不認識了。"
常樂也不知道,這老劉是誰但既然對方說是與自己為熟友,為了不令人起疑,常樂便故意說道,:"宿醉剛醒,腦袋還是有些昏沉沉的,一時沒有看清,卻原來是牛兄弟,怎么牛兄弟要去重新出征嗎
"那當然!我大宋沉寂多年,現在終于雄起一回了,我老牛自然要去見識見識,為我大宋征戰,揚威于異域。"
"鵬舉,你有一身好武藝,不如就一起吧!"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