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束展同時俱備也許常人難以理解,但對于煉氣境的常樂來說,卻不是難事。
束手束肘時,務要同時肩胯處,極力向外開展,與手肘之束合成一圈勁,此圈可極小,愈小,其勁勢愈強。
同時與頭尾之頂塌,共同合成,身體之球勁。此謂束中有展,手足肩胯外展時,肩根、胯根處極力縮住,展縮同樣成一圈勁,此圈可極大,愈大,其勁勢包之愈廣,吞之愈深。
同樣與頭尾之頂塌,共同合成身體之球勁。這就是展中有束,由此而得束展俱備之意。
所謂起落同時俱備,便是外氣吸入落腹,與內氣自足起至頂,兩者同時俱備,外氣彌散而出,與內氣回落于腹同時對應。
束展起落有內氣,與外形之間相互環生,外形束中展時,則內氣起,此時吸入外氣。
外形展中束時,則內氣落,此時呼出外氣。內氣起,為束中展,內氣落,為展中束。
如此相互循環,便是束展起落,相互環生之理。
如此方可窺機圓之門,此理自心知至身知,自有意而為,漸臻無意而行,便是所謂神行。
神行而機圓,則得內勁之理,此時萬法皆可化入此機中,綜合百家之技貫通為一,歸于虛無而生無窮。
常樂也曾聽徐全說過,田家神拳中,有虎撲之形,但是他們這些外門弟子,只聽見過這個名字,卻從來沒有見過。
現在常樂,卻好像知道了,這虎撲是個什么他閉上雙目,在識海之中,演化虎撲之形。
他的手上,先走一個自上而下的摟砸,勢如猛虎搜山。
同時腳下又走一個踐步,似猛虎跳澗。
這兩個動作合一塊兒,便同時具有搜山跳澗之意。
常樂濱演化出搜山跳澗之后,又做出個兩腿并住,屈膝半蹲,手貼丹田的姿勢,這姿勢如猛虎坐窩,正似猛虎蹲據,身未動而威自顯。
作出虎蹲之后,常樂腳下再走個猛虎跳澗,同時手自丹田起,走身體中線,至膻中然后撲出,這個位置直到咽喉甚至口,然后他又低一點自丹田直接起。
自丹田直接起的有股掘勁兒,膻中直撲的有股丟勁兒,自咽喉而下的有股塌勁兒。
這個虎撲,還是不離束展,這是此拳發力的根本。
常樂這一演化,就明白了,要打虎撲,先打搜山,虎借山威,才能虎虎生風。
虎蹲那一下子,是很清楚的束,而后虎撲,就是展。
一蹲一撲,一收一縱,就是一束一展。
明白了此理,常樂就有些了解到了,這田家神拳,內在的含義。
按道理說,能創出這神拳的高人,其后人,不應該有,這么保守的心態。
所以常樂大膽推測,田家這神拳,恐怕并非本家先人所傳,何是得至于其他處。
得了神拳之后,田家以此立身,從而稱霸一方,田家心中知道神拳的珍貴,對此視若命根,從此以后,田家將神拳密藏,絕不輕易外傳。
就連本家子弟,也不輕易傳授,這才有了只見田家人打人,不見田家人練拳的傳說。
田家人恐怕想不到,這個大家認為的木十三,也就是常樂,與一般人不同,就是有個他們所不了解的,修真手段。
并且依據這修真手段,竟然推演出了,他們珍藏的百年的,田家神拳的一些秘密。
常樂知道,自己的境界還不夠,推演出來的,只是一點點,要想能夠徹底推演出,神拳的秘密,還需要田家,暴露出更多的東西。
不過他卻沒有時間,再在這里待著了。
(本章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