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擤氣也是有講究的,常樂出拳擤氣,并非只用鼻腔擤氣。
要知道,在發力較大時,由于鼻腔狹窄,極易使鼻腔內血管破裂,對腦部也是非常不利。
所以當發力較大時,需要用口腔參與擤氣,這樣子才能夠氣力相合,增加勁力。
常樂的擤氣是在發力的瞬間,快速排出體內浮氣,內氣下貫,真氣內存,整個過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與發力同時產生,同時結束。
所謂"哼哈"二氣,實質上取決于發力,也就是擤氣與發力,在程度上高度一致。
發力小或打暗勁時,擤氣則輕微,這時排出浮氣的數量也少,只用鼻腔即可完成,此時發"哼"。
發力較大或放足勁時,擤氣則重,這時排出浮氣的數量也多,而鼻腔狹窄,顯然不足以完成任務,這時就需要用口腔補充,甚至以口腔為主,以保證擤氣過程的順利完成,由于大部分高速氣流由口腔通過,此時所發出的聲音為"哈"。
這就是所謂的"哼哈"二氣。
常樂的出拳擤氣,處處都與這拳的規矩相合,可以說是每一拳,都打出了真正的威力。
那大漢雖然是實力高強,但是如果不認真應付的話,恐怕還真有落敗的可能性。
其實大漢的招式古拙,而常樂的拳法剛烈,倒是有些相似之處,而光頭少女的劍術,則是另外一種風格,這三個斗在一起,倒還真是有些看頭。
關于常樂使的這拳,其實也有很多說法,據說在舊時代以前,有一拳師,幫助族兄教徒。
這拳師在當地打下無敵美譽,拳因人成名,人因拳成事,從此立足。
后來又有同門神槍李出師后,與這二人會合,兄弟幾個愈發名噪一時,漸漸名望日高,皆被聘請為官軍拳術教習。
這其間,神槍李在與各家高手進行無數次比試,戰無不勝,神槍李三個字也和八極拳一起,名揚天下。
后來有人組織拳會,團結拳家人士反對當時朝庭統治,得到了許多拳家的支持,這其中就有神槍李他們哥三。
經過一翻風云跌宕的事件,八極拳才因此而聞名于舊世界,成為當時公認的第一剛烈拳法。
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著沒有什么,但是里面卻隱含著一件事情。
那就是,會八極拳的人,槍法也一定不弱。
八極拳雖然是拳,但是因為擅長八極拳的人,都是槍法高手,這兩者之間,自然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在舊時代以前,留有記載的八極拳高手,也同樣都是槍法高手。
八極拳與大槍,兩者相提并論,成為了離不開的一對。
常樂即然會八極拳,自然不會不懂八級大槍。
他手里雖然沒有大槍,但是他相信,有一個人,應該可以拿出大槍來。
那就是一直可以,拿出兵器來的光頭少女。
果然,當常樂比劃了,一個大槍的動作之后,光頭少女歪著腦袋,看了常樂一眼,正當常樂以為光頭少女,沒有看明白自己的意思,準備再做一次的時候,一條大槍,飛到了面前。
"來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