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了解,常樂才知道這劍士的可怕,正所謂蓄勢待發的等待,才是最令人要提防的。
機會,有時候是由對手暴露出的破綻所決定的,如果能夠及時地抓住時機,那么就能多一分勝券,而趁機而動,及時抓住對手的缺陷,歸納起來有四種。
首先是起手之時,所謂的起手之時,就是對手舉刀誰備攻擊我的時候,由于對手的注意力全在于我,他自己的防守就相對薄弱,在防守的架勢上也會產生漏洞,如舉刀,就會露出胸部破綻,如向前突刺,其頭面部就暴露了,這些都是我攻擊的良好機會。
再就是變換技術之時,當攻擊有兩個以上的連續攻擊動作時,第一個動作完畢,轉換第二個動作的一剎那,往往有一個停頓點,此時舊的力量使完了,新的力量還未產生,這時如及時攻擊對手,就能夠有很大成功率。
然后就是在停頓之時,在攻擊防守,往來反復,身體消耗很大時,一方會在一陣攻防之后,忽然松弛下來,想緩沖一下呼吸,略微調整一下體力,此時如果能夠抓住時機,予以攻擊必然一舉奏效。
最后一個就是在欲退之時,在戰斗中處于攻勢,而對手本來能抵擋得住,但是對手想要退下來,在這想退而未退之際,急起發動攻擊,一般能立即成功,因為在此時,對手身體的姿勢是最不穩定的,防守不得力,步法也不靈活。
常樂看那個劍士的樣子,應該是懂得這些的。
而且他還知道,在劍道中有所謂的"三殺法",即殺刀,殺技,殺氣。
所謂殺刀是用刀壓撥對手的刀身根部,向左或向右撥格,使對手的刀尖無法保持確定的方向,撓亂對手的陣腳,再予以攻擊。
而所謂殺技,則是在對手進攻時,其技術如果鋒芒銳利,就避開其攻勢,然后抓住他的脆弱處猛擊之,使對手因技術受阻而失利,因為每一種攻擊技術,都有其兩面性,鋒利的一面往往是攻勢的力點所在,而力點后面則常有空隙存在,這正是殺技的機會所在。
至于殺氣,是指對手氣盛猛攻我,勇不可擋時,我也要采用連續猛攻的方式,在對手的動作起手欲攻之際進行打擊,猛挫對手銳氣,使其攻擊不順利,銳氣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而對手氣餒之后,動作必失勢,破綻必自出,我轉而攻擊對手,就可大有獲勝希望。
那劍士開始緩慢動作,卻與一般的流派大不相同。
"居合道"
常樂一皺眉頭,大感意外。
這居合道是一種起居靜之勢,與敵對峙的刀術。
所謂居合,其意是指平時狀態跟緊急狀態時的轉換,居合道又稱拔刀道或拔刀術,修煉的是在和平的狀態,當遇到敵人的突發襲擊時,如何快速反應過來的技術。
那劍士兩手穩靜握劍柄和鞘口,同時推開竹劍離鞘口,浮起腰部,豎起雙足之足尖,伸腰垂直上身,一面將鞘扭向左,穩慢拔出刃,至劍尖尚余約一拳之距時,踏出右足同時將竹劍水平,向著常樂拔擊而出。
常樂注意到,這劍士的竹劍拔出時,左手握住鞘口,小指押擦左腰帶,左肘極拉后,他知道此動作稱謂鞘引。
這劍士一步踏出后,兩膝成直角,充分挺出腰部,垂直上身,力氣貫注于竹劍,氣勢凌歷,有一擊必殺之勢。
常樂冷笑一聲,他還真就不信了,這竹劍還能夠扛得住他的大關刀不成
"呼!"
常樂大關刀一揮,迎著那劍士的來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