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幽城,比丘軍成功吸收了大量北幽軍兵力,并繼續積極招募新兵。
  這些新加入的兵員,加上之前歸降的北幽軍,總兵力接近五千人。
  與常規的戰爭邏輯相反,段天揚所領導的勢力在戰爭中不斷壯大,而非削弱。
  進軍天護城時,比丘軍是六千兵力。
  而在順利占領天護城和北幽城后,其兵力迅速增長,達到一萬余人。
  更令人震驚的是,無需比丘軍出動,北關的多個附屬城池便紛紛表示歸順。
  首先投誠的是北冥城。為了展現誠意,北冥城的城主和城衛長親自來到北幽城,與段天揚會面。
  對于這兩位重要人物,段天揚給予了極高的禮遇,并承諾只要北冥城歸附,他們的官職將保持不變。
  這無疑給了北冥城的城主和城衛長極大的信心,他們對此深感滿意。
  北冥城作為先鋒,為段天揚的勢力開了個好頭。
  隨后,北關的北淵、北峰、北翼城也紛至沓來,表示歸附。
  這四座城池的加入,使得段天揚的勢力愈發壯大。
  至此,北關的附屬城池中,僅朱雀城尚未納入段天揚的勢力之下。
  至于這僅存的朱雀城,其城衛長現已擁兵自重,不僅置朝廷號令于不顧,對其他城池的安危也漠不關心。
  其行為與叛軍無異,成為了一個潛在的威脅。
  朱雀城,作為北關最為顯赫的附屬城池,城內人口超過二十萬,這一數字在北關諸城中獨樹一幟。
  在城內的軍隊配置中,朱雀城擁有一萬左右的兵力,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三個營的騎兵隊伍。
  在神域之界,馬匹的價值非凡,尤其是戰馬,更是昂貴得令人咋舌。
  正因如此,養一支騎兵所需的經費極其龐大。
  然而,這樣的投入并非沒有回報,騎兵在戰場上的強大威力有目共睹,其戰斗能力足以與現代機械化部隊相媲美。
  朱雀城的城衛長沈波,面對北關各附屬城紛紛投靠段天揚的形勢,卻并未有同樣的打算。
  他手握重兵,穩坐朱雀城這座要地,作為城中的實際掌控者,并無理由主動去依附于段天揚。
  然而,城主彭嘉對此持不同觀點。
  他擔憂僅憑朱雀一城之力,難以抗衡段天揚的強大勢力。
  鑒于段天揚已占據西關及北關的大部分地區,彭嘉私下里曾勸說沈波,認為主動投靠段天揚,或可保留雙方現有地位。
  他認為,根據段天揚在北關的所作所為,兩人繼續擔任城主和城衛長的可能性很大。
  對此,沈波并不認同。
  投靠段天揚后是否能繼續保持現有地位,誰敢百分百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