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重蹈覆轍,金軍唯有依托城池牢固,堅守不出,方為上策。
而洪興軍兵力不足,面對固若金湯的金陵鎮,他們也無法進行強攻,難以打下不說,更會徒增傷亡。
于是,一連四日,洪興軍選擇在金陵城前以罵陣為策,辭之犀利,直教金人祖宗十八代皆不得安寧。
然而,城內的金軍卻吃了秤砣鐵了心,始終堅守陣地,任憑城外罵聲震天,亦不為所動。
城樓上的守軍被罵得心煩意亂,只得撕衣為塞,以求片刻寧靜。
洪興軍求戰心切,金軍則堅守如磐,金陵鎮之戰,一時之間陷入了僵局。
即便是智計無雙、善戰統兵的易水柔,面對如此死局,亦感束手無策。
金陵鎮這邊的戰場陷入僵局,但北方主戰場卻依舊烽火連天。
易天與凌紫煙這位新晉的神域之主,親率國軍,于淮州屢戰屢勝,氣勢磅礴,如入無人之境,直搗金州腹地。
在金州,國軍八大軍團與金軍十大軍團在遼闊平原上展開了正面較量。
首日交鋒,雙方傷亡便已逾五萬之眾,這僅僅是戰役的序曲。
次日再戰,傷亡人數更是激增,一日之間,雙方加起來竟有十萬多傷亡。
為彌補前線損失,雙方皆從后方緊急調集地方軍增援,兵力非但未減,反而增加。
國戰至此,已演變成一場殘酷的消耗戰,正面戰場更是成為了吞噬將士生命的絞肉機。
一直打到第六日,雙方均傷亡慘重,疲憊至極,此時的比拼已非兵力與戰力,而是意志與堅持。
戰事膠著至此,金軍終顯疲態,第七日晨曦初現,其大營高懸免戰之牌,閉營不出,此舉無異于為國軍將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凌紫煙斷定金軍已至極限,豈能錯失此天賜良機?
她毅然決然,揮師猛進,誓要一舉擊潰金軍主力,將其吞噬。
這場攻堅戰,慘烈異常,血色染紅了天際。
國軍如潮水般涌向金營,幾度將其撕裂,而金軍亦非等閑之輩,頑強反擊,一次次將缺口封堵。
雙方你來我往,戰至日薄西山,夜幕低垂,方才暫息烽火。
神域之界的國軍,一直都以堅韌著稱,但在這場鏖戰中也耗盡了最后一絲力氣,歸營后,遍地皆是疲憊不堪的身影。
次日,本應是休養生息之時,金軍卻一反常態,主力盡出,主動挑釁。
國軍將領們憂心忡忡,紛紛勸諫凌紫煙避其鋒芒,連易天也持此見。
連日激戰下來,國軍將士們已疲憊至極,難以再戰。
然而,凌紫煙卻力排眾議,堅持出戰。
她的話語擲地有聲:“這些天來激戰連連,我軍雖然疲憊,金軍也不例外。雙方體力消耗相當,此刻比拼的就是意志。我神域兒女,豈能在意志力上遜于他人?再者,金軍若死守營寨,或難攻克;今其主動求戰,我等又何懼之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