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再往后,那可真算得上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蜷縮在江東之中,只能看各個世族臉色,而毫無辦法。
雖說在桓溫大將軍離世之后,現在的皇帝比之前的獻帝劉協好過了不少,但是也僅僅是如此了。如果單從場面上看的話,如今的司馬晉室有點像后世里,君主立憲中的皇室,貴而無權。
當然,就算是這樣,對于謝離來說,那皇帝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高到讓人無法觸及的存在。
只是謝離依舊對此毫無興趣,依舊沒有想為那皇室要做點什么的想法。
最近幾天的夜里,謝離也常常在想,上天安排自己來到這里,是為了什么
不過很顯然,這個問題無解,謝離便把問題換成了:自己來到這里,能做些什么
在這襄陽城"落腳",除了守城之外,沒有什么可以讓自己參與的。雖說前些天曾經為這守城出過比較關鍵的謀劃,但謝離相信,這些謀劃只是出自于自身的判斷和認知,并不能因為自己突然在這個時候出現,暫時"拯救"了襄陽,就說自己是"天選之子",過來必定要做一番經天緯地之事云云。
更何況,在謝離的心中,這"天選之子"也只有那光武帝劉秀一人而已。
所以,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和這個時代的人比起來,自己的優勢在于對大勢的認知。雖然說這優勢是由于自己來自"將來",沒什么值得吹噓的,但是畢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當然需要加個前提,那就是在歷史不會改變的情況下。
在這個優勢之下,自己能做的好像有很多很多,但是以當前的這個身份,能做的貌似又很少很少。
所以每當想到這里的時候,謝離的思緒便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道飛到哪里的時候,才又緩過神來。到最后只得放棄這些胡思亂想,重新考慮當下的情況。
勸解朱序這件事,就是謝離思考完當下之后所做的決定。
朱序已經沉思良久,在他之前的打算里,自己這條命雖然不能說是微不足道,但是能頂住如此多的秦軍攻城,而且還能頂很長時間的話,那就算殉城也不虧了。
只是現在聽到謝離所說,好像確實有更為有用的選擇。如果結果真如同他說的一樣,那只要在此心不改,何愁沒有為我晉效力的機會。
"嗯……"朱序呼出一口氣,正要再說,卻聽到城外一聲高喊:
"豎子朱序,可敢出城與我杜霸一戰!"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