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提是不能有紀王在。”祿東贊開始為松贊干布解釋。
“這是為何?”松贊干布不解。
“因為紀王每次都會破壞和談,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幾次了。從最初我們想要和親開始,紀王就處處針對我們。”
祿東贊恨恨的說道。
“原來如此。那此子更不能留了。”松贊干布聽后眼冒兇光。
大唐有這樣的一個有發權的人針對他們,對吐蕃來說可不是好事。
祿東贊也表示贊許,但最終只能無奈嘆息,他們沒有機會。
幾年前在吐谷渾地界襲擊紀王,結果被打敗而歸,自己的兒子到現在都下落不明,
在長安城他四處打聽,只知道當初被紀王所擒后成為紀王府的徭役。
但具體在什么地方沒人知曉,有人說在紀王府的礦洞,有人懷疑去了遼東道。
他也曾懇求過紀王放人,但最終被拒絕,只得到一句不認識,沒在他手里的話。
那個時候就殺不得,更何況現在了。
“對了,你覺得大唐的太子如何?可與其父相提并論否?”
松贊干布轉移話題詢問其李承乾。
祿東贊沉思片刻,搖了搖頭:
“這位太子中規中矩,行事穩健,也略有才智,卻沒有其父那種雄才大略。
做事太過謹慎,不像當今陛下那般大氣。
秉性純良,不如他父親那樣出手狠辣。這也是為何臣制住贊普的原因。
若是跟太子和談,成功的把握很大,付出的代價也小。
可是有了紀王,就有了變數。”
“呵呵,看來大唐的太子遠遠不如其父。照你這么一說,今日太子前來探望,紀王跟隨,很有可能是大唐皇帝故意安排。
以免太子和我商談兩國和談之事。”
松贊干布笑道,他對大唐的皇帝一直都很欽佩,同樣少年時南征北戰,不是那種繼承皇位的守成之君。
并且二十年來把大唐發展壯大到如此強盛的地步。
松贊干布同樣野心勃勃,若是沒有了李世民,他或許可以東征,做到前人沒有做到的事情。
他才三十多歲,而大唐的皇帝已經五十幾歲,活不了多少年。
“贊普,和談一事看來只能與大唐皇帝商談,不過就怕紀王從中作梗。
而且......”說到這祿東贊欲又止。
“而且什么?”松贊干布看向祿東贊。
“而且我們還欠了紀王一萬斤的黃金,剛剛在臣相送之時,紀王還曾提起此事。。”
“你說什么?一萬斤黃金?”松贊干布驚訝的合不攏嘴,剛剛一千斤黃金他還能接受,
可現在又冒出來一萬斤黃金,吐蕃哪有這么富裕?
“大相,我需要一個解釋,一萬斤黃金你可知道代表著什么?”
松贊干布一臉的陰沉看向祿東贊。
(早不早,早不早。快贊美我)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