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見過皇爺爺!
臣,張善叩見太孫殿下!
奉天殿中,君臣見禮。
老爺子對朱允熥笑道,這是你點的人,咱讓你來看看!說著,自顧自的翻看起奏折來。
自從正旦之后都是如此,朱允熥會見大臣之時,老爺子在一邊旁聽。一來有指教朱允熥之意,二來是給朱允熥樹立權威。
此時張善坐在御前,老爺子和他說話的時候笑容滿滿,態度隨和。朱允熥一看就知,這是入了老爺子的眼緣。
也難怪,老爺子喜歡那種質樸的官員,張善就是這種,他身上的官服還算整齊,可腳上的官靴卻有些破舊。再加上憨厚木訥,猶如老農的臉。正是老爺子心中,那種不善辭聽話肯干的官員。
不過,再見張善,朱允熥心里卻是有幾分疑惑,都說閨女像爹。張善這張滄桑的臉,怎么生出那么個如花似玉的閨女
朱允熥在老爺子身邊坐下,笑問,孝先(張善字)幾時來京的說著,又看看張善,孤看你,好像比在撫州還瘦了一些
張善恭敬的說道,臣是初八來京!說著,微微笑道,殿下風采,更勝往昔!
朱允熥的語氣隨和,而張善卻雖然本份,但也有幾分親近之心。。上次他見朱允熥時還是吳王,這次吳王已經成了皇儲。
再者他已經知道這次能調任杭州繁華之地,是皇太孫定下的。他身上,已經刻上了皇太孫的烙印。
你家里挺好朱允熥又問。
臣家中一切都好!這次去杭州赴任,臣的家人一并隨行!
你閨女蓉兒也跟著去朱允熥笑道,她挺好的吧
嗯!張善微愣,隨即道,是!
她比孤大一點吧!定親了沒有朱允熥又隨口問道。
老爺子正翻看手中的奏折,聞頓時耳朵立了起來,心中頗有些好奇。好端端的,問人家干什么似乎上回大孫從撫州回來的時候,說過一嘴。說張善的閨女,不但人好看,又做得一手好茶飯。
臭小子,莫非心里還惦記人家閨女老爺子心里笑道。
小女尚未婚配。張善苦笑,家父前年故去,小女尚在孝中,不便論嫁!
皇爺爺,上回您贊不絕口的雙黃蛋,就是張善的女兒腌制的!朱允熥笑道,心靈手巧!
老爺子意味深長的點頭,對著張善咧嘴笑笑。
其實朱允熥只是隨口一問,聊聊家常能促進君臣感情不是。
這次點你去杭州,你有什么章程沒有朱允熥繼續問道。
臣,愚笨之人,唯有精忠報國而已!張善見朱允熥國事相問,鄭重的回道。
你是忠厚老成,心有正氣之人。朱允熥開口道,杭州天下富甲之地,可官紳瓜葛太深。你去之后,當肅清官場風氣,給杭州百姓朗朗乾坤!
杭州的叩闕大案,在年前發生,月旬之間驚動天下。
杭州商賈云集,自古就是浙地的財源重地!張善開口奏道,臣前幾日借閱的戶部的杭州黃冊,杭州一地七成的土地都用來種棉,只有三成種糧。而周圍百姓,也多是男丁務工,女子在家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