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兵血,吃空餉,絕對不是京營的專利,邊鎮上這種情況,只會更嚴重。
王承恩聽完朱由檢的吩咐,深深的躬身施禮道:"臣遵旨!"
朱由檢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將朝廷拖欠的餉銀補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后來陜西的民變,之所以席卷大半個大明,那就是里面有不少人,以前都是大明的邊軍。
這些人常年戍邊,軍事能力絕對不是那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可比的。
不先穩住這些人,一旦等他們加入造反的行列,那西北局勢定會糜爛。
頓了頓,朱由檢又對王承恩叮囑道:"去了陜西,注意和楊肇基的關系,此人能力尚可,對大明也算忠謹,莫要傷了和氣。"
"臣謹遵陛下教誨。"
"對了,還有一件事,陜西督糧參政洪承疇,傳旨命他進京。"
"臣遵旨。"
王承恩又趕緊答應道。
朱由檢終于還是想起了,這位極有爭議的人物。
一個擊敗張獻忠、羅汝才、高迎祥,將李闖殺到只剩十八騎的牛人。
一個被一根繩兒信重,先后總督五省軍務,后又擔任薊遼督師,但最后卻兵敗降清的大明重臣。
接著,朱由檢對李自成問道:"你都聽到了"
"卑職……卑職聽到了。"
李自成忙不迭的回道。
"你這次就隨王大伴一起回陜西,負責護衛大伴的安全。"
"卑職遵旨!"
李自成忙是回道。
對陜西的問題,朱由檢現在還有些遲疑。
是剿,是撫,還需要他好好想想。
當然,最好還是讓那些藩王,把這些人全部帶走。
畢竟,陜北這些人,和某些群體還不一樣。
陜北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不飽飯,才選擇殺官造反的。
而某些群體,完全就是因為吃的太飽了。
王承恩帶著李自成離開后,朱由檢還在圍著乾寢宮轉圈。
……
翌日,卯時。
在方正化等人的簇擁下,朱由檢準時出現在了皇極殿。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恭敬的,對端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檢施禮道。
"眾卿免禮。"
朱由檢抬手虛扶。
"諸卿,朕今日開早朝,就一件事兒。"
不等大臣們說話,朱由檢就率先開口道。
"大明自太祖皇帝立國,就一直沒有給百官們漲過俸祿。"
"時過境遷,原本還算是能養家糊口的官俸,到了現在,已經是有些捉襟見肘了吧"
朱由檢此話一出,許多的低階官員,已經開始大倒苦水。
"陛下圣明!"
"陛下,臣等……臣等……"
"陛下,現在京里一石大米就要一兩銀子,一位……"
"肅靜!"
"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來宗道這位禮部尚書,聽到大殿內的吵鬧聲,當即大聲斥責道。
朱由檢環視一眼眾人,見有些人眼眶都了,心里也是一樂。
這些人一般都是御史官,或者是翰林院那些清貴的官員。
這些人畢竟是沒什么實權,平日里也沒有什么孝敬。
日子自然過的是苦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