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主任!軍醫院的醫生趕來支援了!"
一名女住院醫腳步匆匆,趕至1號手術室,語氣急促地提醒潘陽。
潘陽盡管對手術很感興趣,但還是得離開。
抵達大廳,潘陽看到,幾個身穿白服的外院醫生正在與呂院長交流情況。
這些醫生外面套著白服,里面穿著綠色軍裝。
他們的神情凝重,在呂院長的介紹下,不時發問。
他們從兩百公里之外趕來,路上已得到傷員的資料。
盡管心中有譜,但還得看到病人,才能具體設計治療方案。
"呂院長,傷員都還活著嗎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呂院長朝潘陽招了招手,"潘主任,趕緊跟軍醫院的專家們對接一下信息。"
潘陽走過去,匯報道,"此次送到我院的傷員共有八人,三人情況比較危急,五人較輕。"
為首的醫生名叫李彬,皺眉道:"那個被子彈擊中頸部的戰士呢"
潘陽道:"他在一號手術室,經過緊急救治,目前身體指征基本穩定。"
李彬注意到了潘陽的用詞。
已經脫離危險了
他眼中露出驚訝之色,"你們醫院有治療槍傷的專家"
地方醫院與軍醫院區別不大,但在專科上有所側重。
地方醫院的醫生很少接觸到槍傷,所以在治療槍械造成的創傷,肯定不及軍醫院。
潘陽不知該如何回答李彬。
對方的口氣倒也不是歧視,在部隊系統待久了,說話比較直接。
"當時送來的時候,情況特別糟糕,必須要盡快進行手術,所以我們就先行搶救了。"
李彬微微頷首。
兵貴神速。
戰場救治更需效率。
一群人趕到手術室。
李彬沒有貿然發表意見。
臨場更換主刀或者團隊,容易產生疏漏。
李彬要先了解一下情況,才會考慮,是否要接管。
一個手術室竟然有兩張手術床
李彬眉頭緊皺。
在野戰醫院,才會出現多臺手術在同一個空間進行。
顯然不應該發生在地方醫院。
"難道你們醫院的手術室不夠用嗎"
潘陽連忙解釋,"正在做手術的是天華醫院的治療八組。為了抓緊時間,同時對兩個患者進行救治!"
"這"
李彬眼中難掩訝色。
這個什么治療八組的主刀醫生,未免太自負了吧
潘陽沒打算過多解釋。
他相信李彬的判斷力。
只需要觀察片刻,想法就會轉變。
果然,李彬臉上的表情開始變化。
"這個青年醫生叫什么名字"
"他叫趙原!"
李彬眼中滿是欽佩,"看上去年紀不大啊!"
"是啊,他今年剛畢業。"
李彬:"……"
地方醫院都這么培養青年醫生嗎
剛畢業就可以擔任主刀!
關鍵這手術做得干凈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李彬接觸過不少地方醫院的外科醫生。
水平好不好放在其次,但風格跟軍醫肯定不一樣。
眼前的青年醫生走的路數完全是軍醫的那一套風格,帶著一股果斷與決然!
"是否需要我通知趙醫生,將手術交接給你們"潘陽見李彬的表情陰晴不定,小心試探。
"不用!他做得很好!我們進去只會打亂節奏。"李彬語氣肯定地說道。
……
2號手術床。
江靜正在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維持患者的體征。
看似基礎的搶救手術,其實一點也不輕松,甚至比心外手術更加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