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稍有如此猶豫。
換做其他病人,他不會承擔風險。
但這個病人比較特殊,當初得當初得的是早癌,做個微創手術,其實大概率就能治愈,但當時做的是傳統手術。
手術之后,病人一直在腫瘤科康復、復查,一年之后,發現腫瘤不知為何鉆入了腦部。
腫瘤這個東西無孔不入,而且防不勝防。
盡管沒有證據知道腫瘤復發的原因,但趙原知道大概率跟手術創傷,以及后期跟蹤不規范有關。
換做任何一家醫院,不會承認病情跟自家醫生的治療方案有關。
但趙原知道,自家腫瘤科是有責任的。
趙原沉默許久,表情變得認真,“現在有一個方案,風險系數很大,如果你們愿意的話,我可以試試看。”
病人妻子眼睛一亮,“請說!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都希望爭取一下。”
趙原道,“有禁忌癥的情況下嘗試手術。病人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但現在摘除腫瘤,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腫瘤的惡化速度。”
趙原隨后見了病人。
他想要知道病人自己的想法。
病人不止身體面臨崩盤,精神狀態也極其糟糕。
趙原跟他說明了治療思路。
最終他選擇了風險系數極高的手術。
“我知道可能會死在手術臺上,但比起回家等死,還不如更加直接一點。”病人稍作猶豫,“家里為了給我治病,負債累累,倘若能免除治療費用,我即使死了,心里也沒那么多愧疚。”
秦怡在旁鼓勵,“你不要有太多的顧慮。給你擔任主刀醫生的是趙院長。他是國內神經外科最好的專家之一。既然他有把握,你應該選擇信任他。”
病人的心里重燃希望,“是啊,如果他都治不好我。我死了,也沒有太多的遺憾。只能說老天爺下定決心,要我必須離開這個世界。”
最終趙原決定冒險做這臺手術。
另外,這臺手術要面向外界直播。
直播采取付費模式,所得收益用于病人治療,多出來的部分,也會定向提供給愿意簽署協議的手術志愿者。
一時間網上議論聲不斷。
“趙原在這個關鍵時刻,進行難度這么高的手術,他是瘋了嗎?他不怕失敗?不怕產生惡劣的后果?不怕光明的前景就此終結?”
“大部分醫生做這種頂級難度手術都會關起門來做,那樣即使手術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很多醫院巴不得趙原出門遇車禍。如果趙原失敗,肯定是墻倒眾人推。估計不少人在買花炮,只等失敗,點炮慶祝。”
“趙原太會營銷了。你們有沒有想過,一旦手術成功,趙原的影響力會再度飆升。之前外界對醫院不利的影響也將一掃而空。”
“跟營銷無關,病人的經濟情況很糟糕,家里太困難了。趙原是想幫病人減輕負擔。”
“想要減輕負擔,自己掏錢啊,何必搞什么付費直播。”
“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可以不看直播,沒必要亂噴。請問你做過什么公益活動嗎?除了上學的時候,在學校的號召下,不情愿地捐助過一塊兩塊,在那之后,你主動為別人捐過一毛錢嗎?”
“不想道德綁架任何人,但我要表達自己的立場:醫學界的良心之花,由我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