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軍經過了一段時間發展,正規軍有十三萬左右。
季懷安讓徐良、趙桂銘、季榮三人各領了三萬大軍鎮守住重要城池,除去這九萬兵馬,他只剩四萬,這四萬還包括封瑞所帶的五千先鋒營。
聽到季懷安只帶四萬兵馬去攻打蘇州,眾將全都露出擔憂之色。
明王軍在發展,蘇慎的南王軍也一樣在發展。
蘇家作為江南第一大家族,加上在官場上的影響力,很多城池都投靠了南王軍,根據最新的消息,南王軍的規模已經突破了二十萬。
蘇慎之所以敢主動宣戰,一是因為蘇護之死瞞不住,正好利用蘇護之死做個文章。
二是因為擁兵力太多,二十多萬的兵力讓他太過膨脹了。
以四萬兵力去攻打二十多萬,對方還是防守的一方,怎么看都毫無勝算。
徐良想了想道:我們固守城池,不需要這么多的兵力,元帥可以多帶些兵馬。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眾將無需擔心,我有勝算,你們守好城池,等本帥捷報……
季懷安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大本營太過重要,只有后方無憂,這一仗才能發揮出明王軍的戰力。
其次,從揚州打到蘇州,距離不遠,他要的是精兵強將,一路平推過去,速戰速決。人馬太多,反而會拖慢進程。
南王軍雖有二十多萬兵馬,但沒什么名將,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而且這二十多萬兵馬比較分散。
駐守在蘇州城只有八萬至十萬左右。
正常情況下,僅靠四萬兵馬別說攻打蘇州城了,能不能到達蘇州都是個大問題。
但季懷安帶的這四萬兵馬非一般的軍隊可比。
他抽調的是明王軍的精銳,之前繳獲了大量禁軍的武器裝備,全部配備在這些精銳身上。
除了禁軍的裝備優勢外,他還有一些秘密武器。
一:唐門的千人暗殺隊。
二:一千人的諸葛連弩騎兵。
三:五十輛強弩戰車。
四:從未動用過的迫擊炮。
可惜迫擊炮只造出了十架,而且射程和彈藥數量都有限,若是產量上來了,別說打一個小小的南五軍,完全可以平推天下。
雖然只有十架迫擊炮,一百多枚炮彈,射程還達不到一百米,完全談不上精準度,爆炸威力也很一般,可以說是缺點一大堆。
但這種新武器只要使用得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他還有千里眼能夠預先看到敵軍動向。
正是因為有這些秘密武器,他才有信心帶四萬兵馬去攻打蘇州城。
軍令下達后,封瑞當天便帶著五千先鋒營開路去了。
季懷安和季修點兵準備,修整了一天后,次日一早便踏上了討伐南王的征程。
針對蘇慎老賊的污蔑,季懷安也作了應對。
在大軍出發之時,南方新一期的報紙正好發行,一篇關于蘇慎殺二弟奪權,不仁不義的新聞占據了頭版頭條。
其中還有一篇為蘇影親筆所寫,她通過報紙召集蘇家舊部,共同討伐蘇慎老賊,為父報仇。
文章字字真摯,而且將前因后果寫得一清二楚。
至于普通百姓,有多少人相信蘇慎,又有多少人相信蘇影,有些不好說。
但那些原本追隨蘇護的舊部,至少會有一些選擇相信蘇影。因為他們看到了蘇護被架空,而且他們不是被罷免,就是被調離。
這些親身經歷會讓他們偏向蘇影……
打仗除了兵力和武器裝備外,最重要的是人心所向,要站在正義的一方。
季懷安帶著蘇影出征,以為父報仇的旗號討伐南王,在輿論上占據了主動地位。
但老奸巨猾的蘇慎同樣頗有手段。
在明王軍出征之時,南王府正在上演著一場苦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