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得的消息,說是秀川因為旱災有民亂之相,皇上應該是讓他去平亂掙功績,加上之前在朝中替他鋪路的各種行為,應該不難看出皇上的意圖,另外,皇上前幾天查到了晉王封地圈養私兵,而那些私兵,皇上并未在朝堂上說破,而是暗中將他們交給了雍王,這么喂,不是要喂出一個能與太子抗衡皇子嗎?”
雖然這件事,百里夕都未曾聽到一點風聲,但是這話是澤吉說得,那就九分是真。
“小荷,快些!”
必須盡快告訴太子,她一點風聲都不知道,太子顧及也不知情。
澤吉看著百里夕嘆了口氣,這皇家的渾水可不好趟,她已經深陷其中,他也只能盡力幫幫,好好的,跟太子做什么,跟他去浪跡天涯快意江湖不好嗎?
正如百里夕所料,帝曦寧當真不知。
聽完百里夕的話,滿目詫異。
東宮書房里,一時間陷入沉默。
姜遠之滿臉內疚,“這么大的事,臣卻一點消息都沒得到,是臣失職。”同時不由感慨天網樓的能力。
“你那情報網跟天網樓自然比不了,不過過幾天應該也能聽到風聲了,只是聽到又如何,皇上明顯偏心那個雍王。”真是吃飽了沒事做,看兒子掙來斗去很有意思?
“皇上也不怕把雍王撐死。”
姜遠之這句話實在是大不敬,實在是忍不住啊。
百里夕也忍不住了,“拔苗助長,皇上當真糊涂,這些日子觀察下來,那雍王是有些小聰明,但絕非做大事的人,他哪里接得住皇上給的這些…”
“他接不住,不是還有那幾個能干的嗎?你也不想想,皇上給他請的老師是誰,給他結的親是哪家…他握不住,有人會幫他扛著,不過說到底,他自己若是沒那么大本事,還真有可能會被撐死。”
澤吉不客氣的發表意見,幾個人多少都是為太子不值,所以說的話也都有些過,這要是讓旁人聽了去,就是一場大禍。
只有帝曦寧沒做聲,一臉沉靜不知在想什么,但是看得出來,他有些許傷感。
自己的父皇,竟然想看兩個兒子骨肉相殘。
“殿下…”
百里夕替他難過,卻不知如何寬慰。
姜遠之也不知說什么好。
“澤吉,你既知道這些事,應該知道些具體情況,秀川具體情況如何,可嚴重?還有晉王封地私兵大概有多少,晉王出事之后,可曾與他們有過聯系?”
帝曦寧的提問,讓澤吉不由多看了幾眼。
難怪能哄的小夕夕另眼相待愿意嫁給他,到底是和那些皇子不一樣,像個太子的樣子。
第一時間關心的是災情民情還有私兵背后的事。
“我也是才得的消息,知道的并不多,秀川災情,這么大的事朝廷不得而知,激起民亂就正常了,十有八九,就是當地官員做了什么缺德事,這老百姓,若非逼到一定份上,沒膽子豁出命去造反,情況還沒到太嚴重的地步,及時處置,問題應該不大,至于晉王是否與封底聯系過,這就不得而知了,之前沒關注過,私兵數量倒是有個大概,約莫兩萬兵馬。”
“兩萬?!”
姜遠之驚了一下,晉王封地能養得起兩萬兵馬?
皇子的封地,每年進項都是有數的,封地也有監察官,就是怕出這種事,也怕擁兵自重啥的,所以本朝對封地看管是最嚴的。
“不用說,晉王封地監察肯定是晉王的人,早就背叛了朝廷,殿下這么問,可是擔心這時候突然爆出私兵一事其中有炸?”
這些私兵,皇上肯定不會任由他們繼續留在晉王封地,到時候交給雍王,雍王再帶回來,他們要是還忠于晉王,那上京城就得出事,兩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一旦出事,那上京城就有一場亂的。
“澤吉,請你幫個忙,去查清楚晉王封地私兵一事,你放心,一切按你天網樓的規矩來。”
這就是談生意了,而不是以太子的身份命令。
澤吉權衡了下,又看了看百里夕,最后點了點頭,不太情愿道:“這樁生意,看在我妹的面子上接了,等消息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