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夕瞬間明了,原來娘娘是想說這個。
是啊,日后他的后宮,怎能就她一人?
他是一國之君,和儲君不同了,其實她也早就想到過這些,只是每每想到就略過,不想深想。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也知道你在他心中的分量,任何人都威脅不到你,還有的后位,別人也搶不走,你們是共患難過來的,本宮這時候跟你說這些,也是為你好,與其等到時候朝臣提議逼他,不如你來替他選,造作謀劃,這樣,最少都是知根知底你心中有數的,以后后宮自然也就和睦,你也能輕松自在許多。”
百里夕不知如何接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玉妃的確是一片好意,算是替她著想,她的意思很明白,太子成了皇帝,一生只她一人的承諾就要忘了,身為君王,后宮不可能只有她一個人,朝臣不會答應,與其等到時候被迫塞人入宮,倒不如她現在早早物色,玉妃的意思,讓她替殿下張羅,一來,選的人她心中有數,以后好掌控,生不出亂子,二來,總不能讓殿下背負一個不守承諾的名聲。
皇上剛死,太子尚未登基,沒想到玉妃就想到這些事了,或許不只是她想到了。
百里夕沒做聲,明知有道理,但不想違心迎合應下,因為她心里不舒服,她心里并不想。
玉妃見狀,低眉輕嘆,默默松開了百里夕的手。
“罷了,這些事的確還早,你自己好好細思細思,聽說你身子骨不太好,懼寒,夜里就不必陪著太子了,被著了風寒。”
百里夕心中一擰,“是,多謝娘娘體恤。”
之后兩人便沒再多說什么,天色漸晚,百里夕隨著其他的臣子一同離宮。
看著她也走了,旁人還有些詫異,她不是該留下陪太子嗎?
“娘娘,殿下若是知道您跟她說這些,怕是要跟您置氣怪您不該了。”
慧姑伺候著玉妃換衣,小心翼翼問著,有些不太明白主子為何要這樣做。
玉妃抬手取下頭上的白絹花,回身坐下捧著暖手輕輕搖頭,神色有些復雜,“本宮知道,今日這話說得太早,也有些不該,本宮看得出,這兩個孩子,是兩情相悅,本宮有何嘗愿意當這個惡人,做著棒打鴛鴦的事?可寧兒不再是寧王,不再是太子,他即將登基,是大啟的皇帝,慧姑啊,你該知道,子嗣對皇室的重要性,那是社稷安穩的一環啊,慧姑,上回她身子不適,太醫給她把過脈,說她是極寒之體,恐怕將來在子嗣上會很艱難啊!”
“啊?!殿下可知道?”難怪了。
慧姑又是一嘆,臉上帶著幾分擔憂,若是皇上沒子嗣,那的確是會讓朝堂不穩的。
“這件事,本宮已經叮囑過,讓太醫不得聲張,不過本宮估摸著,寧兒定是知道的,怕是這孩子在北地打仗的時候吃了虧,落下了根子,說到底,她也是為了寧兒,為了大啟,所以,本宮方才說那些話,也是于心不忍的,若是可以,哪個女子會心甘情愿給自己的夫君妠人?更何況他們兩情相悅,作孽喲,可本宮不早早點醒,等他們將來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會更加艱難,她是個聰明的孩子,也知道寧兒的身份,應該也想過的。”
但是這話,總要有人挑破了說。
慧姑爺只得寬慰,“娘娘,這事還早呢,說不定她身子養好了,將來多子多福,一切不久迎刃而解了?”
“便是如此,那后宮還能只有一個皇后嗎?”這種事,就不現實啊,史上沒有過。
慧姑抿嘴不做聲,其實她知道,娘娘心里,殿下該有更適配的女子。
百里大人很好,是史上少見的奇女子,可也正因如此,便少了些女子的溫婉賢淑,若是成了皇后,是否還要參政,自古后宮女子不得干政,會亂社稷的。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