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大婚,感覺朝野上下都在忙活。
唯有百里夕這個準皇后悠閑的很,圣旨一下,她就不上朝了,天機營也暫時交出去了,莫尋代統領一職。
“這幾年,難得有這樣清閑的時候。”
百里夕坐在院子里靠著紅薯,一派散漫。
“正好,娘娘可以好好調理身子。”
小荷一旁伺候著嬉笑幫著生活。
“你倒是改口改的快,也不怕人笑話,還沒大婚呢。”
“不幾日了,圣旨都下了,誰敢笑話,奴婢們這是早些適應,反正遲早要喊的,娘娘,您也看看,哪些東西要帶進宮,奴婢們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您過過目就好。”
百里夕懶散坐躺在椅子上。
“隨便你們喊什么,東西你們看著收拾就好,反正皇上說了,這將軍府會一直留著,若是哪天想出宮小住,就來住幾天,東西放這兒也沒事,宮里什么都不缺,太后說了,皇后有皇后的著裝要求,已經做好了各式宮裝,一年四季的都有,衣裳啥的就少帶些,基本穿不上。”
“好!那奴婢們就看著收拾了。”
百里夕閉上眼點了點頭,“給師父的信送出去幾天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能不能趕得及,確實有些趕了,看日子的時候忘記跟太后娘娘說一聲。”
趕不上就趕不上吧,他老人家且當來上京城住一陣子,聽說封后大典儀式很多,師父他老人家最煩這些禮節,他來了多半也是在這兒待著。
“老前輩一定會盡力趕來的,皇上不是說了,如果趕不上,到時候專門在宮里宴請他一人,如此他也自在些,小姐,這紅薯還得一陣子呢,今兒雖然有日頭,但也有風,在外頭坐久了還是冷的,您進屋里去歇著吧。”
烤著火,穿得厚實,百里夕暫時還沒感覺到怎么冷,但也不敢嘚瑟,大婚在即,還是老師一點比較好。
按著規矩,婚前百里夕是不能進宮和帝曦寧見面的。
因著百里夕的主動退讓,加上她一番犀利的辭,這幾日朝臣倒是不敢提什么納妃的事了。
不提不代表不想。
都封后了,這后宮就算是開了,誰先動的早,誰就搶先一步。
皇后無權無勢,背后沒有親族支撐,這便是大家始終惦記的地方。
“太后,咱們玉家歷朝都有女子入后宮,而今更是親上加親的事,咱們玉家的女兒家太后您也是心里有數的,斷不會差到哪里去,皇后之位,咱們就不肖想,但是四妃之一,咱們玉家是不是配得上?”
說這話的正是那日在大殿之上說話的玉國舅,太后的長兄。
所以在太后面前,他說話也敢放肆幾分。
太后臉色不太好看,她明白家里的意思,后宮有人,這玉家的榮華也多個保障,萬一將來像她這般…玉家又可榮華至少兩三代人。
世家大族的盤算,多是如此,她不該娘家人盤算,但她也說了,此事暫緩,不要急于一時,怎么就這么等不得,皇上還年輕著呢。